“带病运行”的大厦与“失守”的监管

发布时间:2024-11-22 17:55:24 来源: sp20241122

  3月22日,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在海口市世贸大厦明查暗访。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摄

  “高层建筑火灾特别是有毒烟气最主要的扩散蔓延途径,就是类似电缆井这样的竖向空间。”然而,国务院综合检查组在明查暗访时发现,一座摩天大楼200多米高的竖向电缆井没有逐层进行水平防火封堵,基本处于“大敞四开”的状态。

  ——————————

  近日,国务院安委会组织22个综合检查组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第十八组在海南明查暗访时,随机抽查海口市世贸大厦(原自贸时代广场),发现了多项安全隐患,例如,大厦消防系统最关键的两个要素:水、电均不符合基本的安全要求,消防控制室主机存在上百个故障点导致联动功能故障,避难层疏散区域被障碍物占用……海口市这栋高达248米的摩天大楼“带病运行”。

  200多米高的电缆竖井“夺命通道”为何未封堵?最危险的区域为何成了监测盲区?避难层逃生通道被堵,人往何处逃?不按图施工、擅自降低施工质量、未验先用……建设单位为何屡屡违规?验收的诸多环节缘何层层“失守”?针对一系列问题,综合检查组通过“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剖析深层次原因,推动建设单位以及相关部门举一反三,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措施。

  这只是本次综合检查组对海南省安全生产工作“问诊、开方、治病”的一个缩影。

  200多米高的“夺命通道”为何未封堵?

  起初,世贸大厦是按照海口市第一高楼的地标性建筑来设计的,资金链断裂后,它一度成为老百姓口中的“烂尾楼”。后来,逐渐有新建大厦的高度超过了它。为了整改这栋大厦的重大事故隐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经当地相关部门努力,引入了新企业注入资金,“新血液”的输入才勉强“盘活”了它。

  去年10月底,这栋大厦完成了6-39层的局部消防验收。

  然而,消防安全“底子”并未打牢。3月22日,综合检查组发现,世贸大厦200多米高的竖向电缆井没有逐层进行水平防火封堵,基本处于“大敞四开”的状态。

  世贸大厦项目负责人解释,大厦40层以上是酒店,目前正在将电供到大厦顶部,所以未对电缆井进行封堵。

  “高层建筑火灾特别是有毒烟气最主要的扩散蔓延途径,就是类似电缆井这样的竖向空间。”国家消防救援局政策法规司一级指挥长司戈指出,大厦消防验收合格,竖向防火封堵却没有形成,即使上面楼层要施工,也必须采取临时封堵措施,“目前这样,根本不具备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的条件。”

  综合检查组成员何汶静表示,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救援难度大,尤其是在“烟囱效应”的加持之下,楼梯间、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都有可能变成火焰或有毒烟气快速蔓延的通道,高温烟气以3-4米/秒的速度竖向蔓延至整栋建筑。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通道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称为“夺命通道”。电缆井本身就是火灾易发的高风险区域,“一定要用防火材料进行严密封堵,层层分隔,避免这些竖井上下贯通,加剧火势迅速蔓延。”

  纵览过往的高层建筑火灾,“烟囱效应”致使火灾迅速蔓延,加剧火灾危害的情况并不鲜见。

  去年5月,山西省临县湫河花苑小区1号楼(建筑高度98米,地上32层,地下1层)8层电缆井内电缆发生火灾,火势通过电缆井向上蔓延形成空间立体燃烧,大量烟气通过部分开启的电缆井门和常闭式防火门迅速蔓延至建筑的公共区域,导致17层、27层共5人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中毒死亡。

  与此同时,类似的“夺命通道”还存在于海口市世贸大厦的玻璃幕墙。

  综合检查组成员、上海消防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杨君涛关注到,这栋大厦的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未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火灾发生时同样容易产生“烟囱效应”。

  最危险的区域为何成了监测盲区?

  超高层建筑要防患于未然,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的消防安全“底子”要打牢,还体现在其火灾报警系统的“感知”能力。然而,这栋大楼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灵”状态。

  3月22日,世贸大厦消防控制室里的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显示监测到故障354个,另一台监测到224个故障,面对诸多故障,操作人员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并未进行处理。

  杨君涛指出,这些故障点不处理,一些消防设备无法启动,导致联动故障,会出现更多的监控盲区。

  对此,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称,这栋楼的部分楼层正在装修,烟尘较大,容易导致火灾探测器误报,施工偶尔还会误触火灾报警系统的隐蔽敷线,他担心再碰到隐蔽敷线,就放弃排查故障点,并直接切断了对施工区域的消防监测。

  司戈表示,这是施工组织管理的问题,解决问题简单粗暴,实际上,可以给工人提供相关图纸,引导其安全施工。

  “探测器就像建筑内的‘感觉神经’一样,如果把它断了,可能就无法探测到起火部位。”何汶静表示,施工区域本身就是非常危险的地方,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使用电气焊等,容易引发火灾,为了避免误报,直接屏蔽信号,最危险的区域反而成了监测盲区。

  火灾发生后,水与电是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最基本的保障。然而,这栋摩天大楼的消防用水和用电均未达到通过消防验收的基本标准。

  消防给水并未按图施工,擅自降低了施工标准。按照设计,世贸大厦应从市政给水管道接入2根直径200毫米的进水管,实际接入的两条管道管径却变为150毫米,没达到设计所需水量。另外,消防水泵也无法实现远程启动。

  在供电方面,目前,整栋大厦还有一路独立的35千伏市电尚未接入。综合检查组还抽查了作为重要消防设备用房的消防水泵房,发现该部位双电源末端切换装置仅接通了一路电源。

  避难层逃生通道被堵,人往何处逃?

  当前,超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仍然是世界性难题。被困人员早期逃生更多地依赖自救,所以,避难层对于人员疏散尤为关键。

  世贸大厦共59层,地上56层,地下3层,其中,避难层分别为11、25、40层。

  “避难层对于逃生和救援太重要了。”何汶静检查时发现,避难层多处未按图施工。

  综合检查组随机抽查了25层,发现该层的逃生通道横亘着两部钢梯,其中一部拆了一半,仍“飘”在空中,占用了疏散空间。逃生通道也没有设置安全标识,未标明疏散路线,一旦出现事故,人员也不知向何处逃。

  火灾烟雾中的有毒气体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火灾发生后,作为阻断火势重要屏障的防火门十分重要。目前,该大厦25层的楼梯间前室未安装防火门。

  与此同时,该避难层也未按国家标准设置防烟设施。避难层与普通楼层不同,一旦发生火灾,避难层作为安全区域,应该防止烟气进入。此外,何汶静还关注到,该大厦避难层的一面墙上采用多扇百叶窗,直接与室外空间连通,“假设24层着火,烟气将向上蔓延后通过百叶窗进入避难层”。

  避难层多处都采用了类似的百叶窗,而非设计图纸上的可开启防火窗。当综合检查组成员问及原因,项目负责人立即询问身旁的其他负责人:“那百叶窗咋回事,问设计院没有?”综合检查组没等到回复,但通过查询施工设计图发现,该楼层并没有设计百叶窗,大厦并未按设计施工。

  未验先用,建设单位为何屡屡违规?

  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是这栋摩天大楼“带病运行”的直接原因。

  这栋大厦建设时间长,投入大,建设单位不惜违规抢工期,擅自降低施工质量,为提前完成验收,进行资料造假,并且在项目未通过验收的情况下,擅自对外出租。

  2022年7月28日,该大厦在停工期间擅自施工,57层曾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致1人遇难。当时,企业还未取得恢复施工的许可。

  去年,世贸大厦还曾因未经验收擅自对外出租被举报。2023年4月7日,当地相关部门接到举报线索到现场核查后,确认这栋大厦的多个楼层确有企业入驻办公,责令其改正。但是,相关部门并未进行复查。

  在此次抽查中,当地相关部门向综合检查组表示,因该案件情况复杂,处罚主体存在争议,至今仍未办结。

  当前,该大厦又存在装修工程未审先施工、未验先使用的问题。3月22日,综合检查组走进世贸大厦9层,不少人员已经在装修好的区域办公。据悉,一层楼大概有2000平方米。当综合检查组成员询问楼层装修是否经过审批和备案时,项目负责人表示:“好像没报,我得了解一下。”

  当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打电话询问,得到的回复是:“这个装修项目的设计图纸目前还没有申报审查。”

  综合检查组通过抽查、座谈发现,当地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存在“宽松软虚”,由此导致海口世贸大厦遗留重大安全隐患,构成重大火灾隐患。综合检查组指出,安全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监管部门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所谓的“通过率”“好评率”,必然造成风险隐患不断积累并集中爆发,演变为系统性风险。

  目前,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已将发现的问题隐患移交当地行业主管部门,要求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对已发现的问题隐患举一反三,不遗余力地推进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此外,综合检查组建议,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和信息互通机制,形成执法“全链条、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张均斌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