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柳祥国:匠心筑梦,锌电解领域的创新先锋

发布时间:2024-11-10 04:13:07 来源: sp20241110

  中国青年网常宁9月28日电(记者 高蕾 实习生 兰钦)“我做梦也没想到,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自己能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技艺精湛的工匠,成为车间里的劳动模范。”每当谈及自己的工作经历,中国五矿首席技师、湖南有色株冶集团公司锌电解厂职工柳祥国就有说不完的感慨。

  柳祥国说话时,鼻边的两道伤疤若隐若现。那是从前作业条件艰苦时,汗水和酸雾经年累月地渗入口罩、腐蚀面部留下的疤痕。工作多年来,柳祥国有60余项创新成果。从1993年起,多项创新成果得到应用,每年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以上。他本人则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第十届技术能手、湖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作为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全国劳模,这些年来,柳祥国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不仅在本职工作中当好模范表率,带领车间同事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勇于创新攻关,还在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渌口工业园区设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园区”和“劳动教育进课堂”等活动,希望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各行各业劳动者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20岁时,柳祥国被株冶招用为正式工人。入职后,柳祥国每天在40多摄氏度高温的电解槽上摸索工艺,练习装槽、出槽、巡检、剥锌……上百个锌电解槽,分成多列排开,槽内贮满酸液,沸腾翻滚着。这里的铁扶手布满黄色腐蚀物,有些工人鼻子两边都被酸雾腐蚀出两条溃烂伤疤。回想起刚进厂那段经历,柳祥国说:“工作环境不是很好,现场温度很高,一不小心就会烫出水泡。刚开始工作时,那一批进去的37个人,一年后,只剩下我一人。”即使如此,柳祥国也没有退缩半分。

  握手只用三分力,这是柳祥国谨守的分寸。“我不是天生力大,是做工练出来的。”他说。柳祥国是醴陵人,小时候,当工人的父亲每月挣回几十元,养活一家五口人。他最崇拜父亲,内心藏着当工人的梦想。父亲常说:“不劳动者,不得食。”从小就在这句话的影响下,高中毕业的柳祥国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有色冶金产业逐渐走上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之路。柳祥国一方面加紧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方面立足岗位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锌电解降电耗的新路子和新方法。“现在厂里作业环境比过去好太多了。”柳祥国告诉记者,2019年厂房搬迁后,全部使用了新工艺和新设备,不但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同时还提升了产能。企业实现产品量质齐升,也与柳祥国用心进行岗位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柳祥国说:“技术创新的诀窍就是对岗位工作细节用心。”

  如果说吃苦耐劳是成为大国工匠的“刚需”,那么细致创新则是大国工匠的“标配”。别人按部就班上工,柳祥国却细心观察,悄悄做起比对试验,他总结的一套锌电解先进操作法,被株冶以柳祥国的名字命名,一举突破了几十年的旧工艺,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6000万元。为了解决阴阳两极导电不均问题,柳祥国探索出了“八系列阴阳两极吻合式搭接法”,可节约阴阳两极板28%以上;为解决阴阳极板使用寿命短问题,柳祥国提出“导电片螺丝移位增加阴阳极导电搭接面法”,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技术再新,用好在人。柳祥国主动带过二十多个“落后班组”,他倾注真心真情,让这些“问题班”蜕变为“明星班”。2000年,柳祥国任班长的班组产量落后、人心涣散。他安排工作任务时,有人唱反调、有人不配合,更有甚者出言讽刺:“厂子又不是你的,那么较真干什么?”柳祥国默默带头示范,自行加班抢着干活,他坚持因人而异,拟定化解班员不良情绪的对策办法……班组面貌悄然发生变化:脏活、累活有人干了,工作气氛变和谐了……一个月后,班组产量上来了,班员收入提高了,全组人心更齐了。柳祥国说,“你想让队伍成为什么样,你就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用真心带班的信念得到了全厂的认可。

  柳祥国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份责任,是责任成就了我的梦想,让我拥有成长的机会。无论是工匠还是劳模,都不是一个抽象的称号,更重要的是要传承责任和担当的精神。”他说,国家要培养他为“大国工匠”,他就要对得起这份责任。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