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教育时评)

发布时间:2024-11-15 16:20:09 来源: sp20241115

  伶仃洋上,一桥飞架三地,15年的坚守,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难题;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覃大清带领团队自主创新,让我国大型水电装备制造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个个大国重器,刷新了世界对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认知;一项项超级工程,刻印着卓越工程师为国奋斗、拼搏攻关的身影。

  卓越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创新、实现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大力培养造就支撑制造强国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

  追求“卓越”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端,高校应瞄准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方向,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实践教育,持续在人才选拔、课程改革、专业能力塑造、长效机制构建等方面创新,着力解决关键领域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工程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脱节等难题,造就更多能够担纲领衔复杂工程的卓越工程师。

  创建“卓越”平台。24所工程教育水平较高的大学和8家中央企业建设32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探索形成工程硕博士有组织培养的新范式;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打造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新平台;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五部门共同作为指导单位,支持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调动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主体力量,坚持系统思维,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改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形成卓越工程师培养学术、产业、政策共同体,走出一条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

  厚植“卓越”情怀。无精神不足以发其新,追求卓越的过程,是爱党报国、无私奉献的崇高之路,是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壮丽征途,是敢于承压、勇攀高峰的不凡之旅。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离不开精神品质的塑造,要以家国情怀感召之、以艰苦奋斗激励之、以科学精神涵养之,为学生积蓄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比如,浙江大学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工程教育,深挖工程发展史中的红色根脉资源,打造浸润式、可互动的思政现场教学平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涵养学生空天报国情怀,引导学生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团结拼搏、担当实干。

  从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到提出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从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到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涌现出无数优秀的工程科技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前不久,卓越工程师培养现场交流推进会在天津召开,高校、企业、地方代表同题作答、热烈讨论。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之路能走得更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9日 05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