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5:07:45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网 绍兴12月13日电(项菁)石窟艺术伴随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两千年来走出了“中国化”路径,至今仍是洞见佛教中国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一扇重要窗口。
当前,在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进程中,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佛教石窟艺术,挖掘佛教文化的时代内涵?
12月13日,作为“之江同心·正信正行”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系列活动之一,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开幕,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高僧大德聚首,共同研讨佛教石窟艺术保护传承及佛教中国化议题。
研讨会现场。 项菁 摄浙江佛教文化资源深厚。地处浙江东部、举办此次研讨会的新昌县尤为突出。据史料记载,般若学“六家七宗”中的“六家六宗”代表人物曾星聚在此、开宗立义,推动新昌成为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
在新昌县,距今1600余年历史的大佛寺,是国务院确定的142座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寺内石弥勒像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誉为“越国敦煌”。
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法师看来,中国客观存在的地区差异,决定了各地不同特色的佛教中国化方式。以新昌大佛造像为例,相较于当年征伐不断的北方,南方相对平稳,但上层交替频繁,所以新昌出现了下生信仰的弥勒大佛。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敦煌文献研究所原所长马德在现场谈及,产生于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弥勒造像是其所对应的时代与地域弥勒信仰的概括和象征的表达,是世俗生活中美好诉求与愿景的寄托。弥勒造像不仅有助于对弥勒净土信仰的了解,也有助于认识中国佛教中国化的演变历程。
新昌县委书记黄旭荣在会上介绍,近年来,新昌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溯本寻源、传承创新,全力做好“研究”文章、“修缮”文章、“引导”文章和“转化”文章。比如为保护佛教石窟艺术,当地积极做好“修缮”文章,2021年启动大佛寺石弥勒像30年来的首次大修,融合传统工艺与科技赋能,让“千年古佛”重焕新颜。
包括石窟艺术在内,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
“保护石窟造像是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这些造像不仅代表了古代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更是他们对于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理解和追求的体现。”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光泉法师认为,新昌大佛寺石窟造像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要将其置于中华文明不断演变的历史长河中进行研究,更要注重挖掘其现实意义。
除了对石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学术研究亦是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关键支撑。从新昌看,当地成立专门机构、安排专项资金,持续举办相关研讨会、座谈会,推出《新昌—佛教中国化重要发祥地专刊》等,汇聚各方力量做深“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课题研究。
开幕式上,位于新昌的“浙江省佛教中国化研究基地”正式揭牌,同时,新昌佛教中国化发祥地研究院聘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助力“智囊团”持续扩容。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钟新章在讲话中表示,希望新昌能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引导佛教界传承发扬好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佛教,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佛教,为促进现代文明浙江实践贡献新昌的智慧和力量。(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