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0:34:47 来源: sp20241118
本报讯 (记者卢越)3月11日,在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最高法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活动中,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表示,最高法坚持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平台经济有序发展相结合,破解纠正通过“连环外包”等形式规避用人单位责任的“障眼法”。
陈宜芳介绍,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民商事案件1747.7万件,其中涉及教育、就业、医疗、养老、食品安全、新业态用工等民生案件539.1万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陈宜芳表示,最高法坚持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平台经济有序发展相结合,一方面发布典型案例,对重点行业、重点用工模式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予以明确,破解纠正通过“连环外包”等形式规避用人单位责任的“障眼法”;另一方面支持配合人社部加强行业规范、推广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畅通裁诉程序,推动更多新就业领域纠纷以非诉方式更好更快解决。
由于司法实践中存在裁判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部分人哪里支持“知假买假”,就到哪里去“打假并索赔”。陈宜芳指出,最高法明确将“合理生活消费”作为支持“知假买假”索赔的标准,统一裁判规则,使得延宕20多年“知假买假”裁判标准不一问题得到规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保障“银发一族”合法权益方面,陈宜芳表示,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引导养老产业健康运营。在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方面,2023年,最高法建立少年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一体化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联合最高检、公安部等织密法律保护网络,从严惩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最高法工作报告明确,家暴不是“家务事”。陈宜芳表示,最高法2023年先后发布两批反对家庭暴力典型案例,推动落实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解释和贯彻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被抢夺、藏匿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子女也是家庭暴力受害人等裁判规则。
(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