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2:37:27 来源: sp20241223
“跨学科”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增加互动、作业创新,西城区、密云区学校课堂“焕新”撬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中考不考的内容还要记吗?”这是最近北京市初中课堂上一名学生的疑问。今年9月,北京中考改革方案公布,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四科设置为考查科目。改革后这几门科目的课应该怎么上?学生的作业和评价要怎么设计?
近日,北京市新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走进西城区和密云区,调研团队深入学校课堂一线,对中考改革后学校的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与座谈,了解改革后的课堂实施情况。
课上大幅度增加学生互动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同学们要记住这些重要山脉。”在西城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初一地理课堂上,授课教师肖怀朋正在讲解中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这时,有同学提问:“这些内容中考不考,还要记吗?”面对学生的提问,肖怀朋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也意识到学习地理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地理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把地理学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肖怀朋表示,北京中考改革鼓励考查科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现在地理课堂上大幅度增加了学生互动部分,比如之前让学生课下在乒乓球上画经纬网,现在则会让他们在课上边绘制边观察,并和同学互相讨论学习。”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冲突?”在另外一节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授课教师金艺铭正在讲授《走近教师》。金老师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起,说到自己曾经有一位班干部,由于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很不满,师生之间心生隔阂。金老师向同学们“请教”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要主动沟通”“要换位思考”……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着自己的看法。最终,经过一番讨论达成共识,在矛盾发生时要多沟通。同学们也在这样的讨论中,增加了对于老师教学工作不易的理解。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金利看来,授课老师从师生关系处理的真实生活出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表达与质疑,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深度学习,正体现了中考改革的精神和要求。
北师大附中副校长尚建军表示,四门学科的考试方式变化后,老师们达成了在课堂上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自身学科魅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课内落实”四个方面为核心的教学共识。学校也在教学上给予了老师们更开阔的实施空间和更灵活的实施方式。学校老师普遍认为,此次新中考改革对于学科发展和学生素养培养是有利的,但也建议对优质学校进一步放权,在教学安排的自主性和评价的自主性方面给予更多权限。
在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多方面创新
近日,调研团队走进北京市密云区第六中学、密云区第三中学。当天,两所中学展示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五个学科的五堂课。借着中考改革的契机,五个学科的老师在教学方法、学生评价、作业布置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撬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化学课堂上,密云区第六中学教师廉京平用“为什么打火机能打火?”这一个小问题,启发学生们不断进行思考探究。通过讲解打火机的构造和原理,廉京平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评价反思、形成结论、理论解释”为脉络安排了课堂充实的探究学习活动。密云区第三中学教师李聪利则用课本上的“碳循环”图引导学生自发寻找吸收二氧化碳的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自主思考并设计实验,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这一知识点,同时让学生对“碳中和”等社会性议题有了更多思考。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实验、实践等形式,为同学们创设了真实的学习情景,培养学生们大胆实践创新的精神。
在密云区第六中学生物课上,学生们从环保角度分析现有花盆存在的问题后,还能运用美术技能手绘花盆创新设计;在历史课上,学生们在学习红军长征相关知识点后,又通过唱响红歌传递长征精神;密云区第三中学地理课上,教师创新性地将地理知识与战争情境相结合,通过模拟战争等活动,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到等高线地形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将历史学科的知识融汇其中。几位老师“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中考改革后,区教委更加关注‘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密云区教委主任杨福军说,区教委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双减”政策,抓实“备上批辅测”关键环节,达到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辅好每一名学生、做好每一次分析的“五好”目标。
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 【编辑:卞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