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09:38:44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陕西榆林12月27日电 (记者 张一辰)近年来,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安全、高效、绿色成为煤矿发展的关键词。陕西省作为煤炭资源大省,特别是陕北地区的榆林是全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拥有360多处煤矿、产能达8亿多吨的陕西,已初步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取得多项煤矿智能化技术成果。
过去的煤矿,常见的采煤工艺是打眼放炮,装煤成车,再由人工一车车地运出去,如何实现行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了业内关注的主要问题。
图为大海则煤矿生产控制指挥中心。 张一辰 摄在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化工项目的配套资源矿井——大海则煤矿,记者在其生产控制指挥中心看到,600余米深的井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上,智能化采煤系统正高效运转,煤炭源源不断地通过传送带运往地面。得益于分布全矿各处的AI视频摄像头,采掘、运输、提升、洗选等全流程在这里实现了智能化。
“井上井下关键工序可视化、操作行为可视化,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及生产事故的发生。”大海则煤矿工作人员汪星星向记者表示,“井下人数、车辆、通风情况,甚至矿工所在具体位置等各系统数据和画面通过摄像头和5G通信网络实时传输回指挥中心大屏,一旦有异常情况,地面工作人员便能及时发现、及时应对。”
汪星星表示,利用槽波、地震波等多种频段,根据所的相关数据模拟出井下煤层的地质状况,以便在作业前进行有效的提前预判与处理。以前采煤所有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效率比较低,如今在控制室里就可以远程操控煤机割煤,割一刀的产量为2000吨左右煤炭。
据了解,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大海则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矿井基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煤炭生产深度融合。
大海则煤矿智能煤质中心质检员陈非凡向记者介绍:“每一个批次的煤都会进行取样保存,每一份样本对应了一个瓶子,每个瓶子下面有个芯片,每一个批次都具有唯一性,如果客户对某一批产品有异议的话,我们电脑屏幕上可以调取查询到编码,然后把瓶子取出来,重新化验。这也是精准化、智能化的体现。”
“以前在作业中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派人去现场进行分析研判,而现在矿井下各处都有传感器和视频,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大海则煤矿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冠超表示,包括井下的变电所、泵房等固定场所都实现了有人巡检、无人值守,智能化发展方向发展就是如此,通过在调度室的远程监控,视频与传感器提供的信息,用于调度室整体研判和分析,最后实现安全运行。
近年来,榆林市充分发挥多能富集和产业基础优势,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加快能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能。
“围绕打造‘安全绿色智能现代化示范矿井’建设目标,大海则煤矿将进一步结合目前智能化建设应用情况,在科技创新、机器人应用、智能远控等方面加大人力、物力保障,着力实现智能化减人、提效、保安全的工作目标。”马冠超表示。(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