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时代的太空史诗——评《宇宙的尽头》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4-11-22 04:55:43 来源: sp20241122

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开幕,这是一次科幻盛会。笔者想介绍一部中国科幻新作品《宇宙的尽头》。

在科幻文学中,太空题材的地位是独特的。它不但是科幻文学最早的幻想资源之一,而且代表着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的光荣与梦想。对于中国的科幻作家和科幻迷们而言,太空题材科幻更是如圣杯般的存在,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太空英雄传奇,是中国科幻作家们从未曾放弃的追求,也是中国科幻迷们一直以来的期盼。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太空题材科幻在世界其他国家盛行之时,中国科幻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而到9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逐渐崛起、科幻市场日渐繁荣之即,太空题材科幻却正在世界范围内走入收缩周期。即便在此逆境中,中国科幻人也从未放弃心中的太空梦,不断努力在这一题材上推陈出新,其中也不乏佳作。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一系列利好消息为太空题材科幻注入了新的生机。以近地轨道载人航天技术民用化为突破口,航天事业在民用领域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中国载人航天与空间站技术的突破打破了旧有的空间技术竞争格局,为人类太空探索事业注入了新活力。西方影视业也重新对太空探险题材产生兴趣,《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等一系列新太空片的成功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太空科幻复兴的希望。在此背景下,《宇宙的尽头》三部曲的出版再次显示了中国科幻人在太空探险题材上的雄心壮志。

《宇宙的尽头》这部小说中,有对星辰大海的强烈向往,有对宇宙奇景的浪漫想象,有共御外侮的家国情怀,也有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和平共存之道的深入思考。故事以人类初步迈入小行星带外探索阶段的时代为背景,以人类文明与来自仙女座星云的外星文明的接触为起点,谱写了一部地球文明在于外星文明的斗争与合作中成长为宇宙种族的未来史诗。

本作是一部非常注重科学严谨性的作品,其中涉及宇宙学原理和天文学现象的内容邀请了专业天文学家提供修改意见。本作中关于外星生命形态的设计也颇具看点,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描写也代表了作者对人类未来演化的可能性的思考。除了着墨最多的仙女座人,故事中还出现了人造的AI生命体、意识上传后数字化生存的人类等。在第三部中,作者进一步讨论了多种不同形态的外星文明社会。

在人物塑造上,作品采取群像的塑造手法,将镜头聚焦在隶属故事中“中国未来工程部”的一群年轻战士的身上,通过描写他们在整个人类世界、整个太阳系的大危机、大变局背景下,所遭遇的人生悲喜、所经历的个人成长、所付出的奉献与牺牲,折射出整个时代的人类命运,也投射出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勇敢、担当、仁爱、奉献的民族精神。

本作还有一个特点,是采取最先进的创作理念,与影视项目高度融合。本作在创作过程中就已经考虑到了影视改编的需求,目前相关影视项目也在同步推进。

(责编:杨虞波罗、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