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凝聚全社会力量共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4 21:02:20 来源: sp20240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2年5月31日,在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希望中国儿童中心发扬光荣传统,团结广大儿童工作者,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新时代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儿童事业发展

  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温暖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儿童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儿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儿童工作的重大深远意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引导亿万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新征程上做好儿童工作,就要站在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高度,教育引导儿童从小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确保儿童事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

  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儿童工作的内涵要求。新时代的好儿童、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好孩子是什么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重要论述饱含殷切期望,为新时代儿童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做好儿童工作,就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品质养成为关键,以综合素养提升为重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深刻把握做好新时代儿童工作的方法路径。儿童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校社协同共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全社会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关心爱护少年儿童,重视支持少先队工作,为少年儿童办实事,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这些重要论述既是思想引领,也是方法指导。新征程上做好儿童工作,就要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大力营造全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深刻把握新时代妇联组织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在家庭工作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这些重要论述为妇联组织开展儿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征程上,各级妇联组织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儿童工作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行引领服务联系职能的重要着力点,深化“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实施“家庭服务巾帼行动”,一体推进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在妇联工作中落细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明确了中国儿童中心的政治定位和工作目标,赋予了妇联组织重要政治任务。我国有4.9亿多家庭、2.98亿儿童。各级妇联组织要聚焦家风家教引领、维权关爱守护、家校社协同育人,在用心用情上久久为功,在当好儿童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上担当作为。

  一要坚持铸魂育人,当好儿童成长引路人。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要立足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用好各类资源载体,在培养好思想好品行上下功夫,筑牢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基石。要强化家风家教引领。持续深化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广泛培育爱国爱家、科学教子、奋斗奉献等各类家庭典型,生动讲述弘扬中华美德、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家风故事;扎实开展立德树人家庭教育指导,建好用好网上网下家长学校,打造全生命周期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举办形式多样的父母课堂、家长讲座、亲子活动等,引导家长履行好主体责任,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突出实践活动育人。充分发挥儿童之家、儿童活动中心等校外阵地优势,组织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心中有祖国  心中有他人”“百宫千馆万校少年儿童讲述红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体验中涵养家国情怀、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开展向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学习活动,积极选树宣传身边小榜样,引导儿童争当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二要坚持儿童优先,当好儿童权益守护人。推动全社会积极践行儿童优先和儿童友好理念,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织密织牢儿童保护网。要进一步强化依法保护。推动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针对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动解决儿童保护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组织开展“大国少年  守法爱家”宣传展示等活动,引导广大儿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进一步做实关爱保护。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扎实做好“春蕾计划——梦想未来”行动提升推进工作,统筹用好“爱暖万家”“阳光驿站”“苔花绽放”等项目资源,常态化开展寒暑假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把关爱服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工作做实做细做规范;线上线下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集中推送防溺水、防交通伤害、防网络沉迷等儿童安全小锦囊,帮助家长儿童提升防范意识。要进一步推动早期保护。将托育服务纳入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两纲”示范创建,推广“爱在开端”项目早期育儿服务模式,推动有条件的所属幼儿园、儿童活动中心开设托班,帮助减轻家庭养育负担,助力新的生育政策有效落实。

  三要坚持五育并举,当好儿童未来筑梦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把立德、启智、健体、尚美、乐劳贯穿全过程,为儿童全面发展奠基。要助力提升儿童综合素养。聚焦精神素养、健康素养、科学素养、审美素养、劳动素养、国际素养,充分利用中国儿童中心科研、师资、平台等优势,积极开发建设“大国少年”综合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校外教育课程的优化创新助推育人质量提升。要不断丰富儿童精神世界。以儿童兴趣为出发点,用儿童喜闻乐见、可感可及的方式,精心组织开展“书香飘万家”“科普进万家”等科普教育、亲子阅读、文化娱乐、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儿童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尊重自然、崇尚科学的良好习惯。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儿童近视、超重肥胖、沉迷手机网络、心理健康等问题,社会关注、家长关切。要持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送到家长和儿童身边,强化家长的主体责任,帮助家长提升科学育儿能力,带动广大儿童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三、凝聚全社会力量共促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要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广泛发动各方面,为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一要把工作机制发挥好。进一步发挥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推动在出台法律政策、提供公共服务时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发展需求,协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和友好社区建设,为儿童成长营造更加安全舒心的社会环境。依托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国家监委、教育部、全国妇联等7部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联动工作机制,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培养时代新人、弘扬优良家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帮助解决家长普遍关注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一步优化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二要把社会资源统合好。发挥中国儿童中心龙头示范作用,联动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汇聚教师、“五老”队伍、社会工作者等爱心力量,构建开放式、社会化育人格局,共同支持服务儿童发展。发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等各类学术团体作用,加强儿童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动学术成果有效转化,为儿童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吸引更多专业力量服务儿童发展、开展家庭教育、提供家庭服务,共同担负起培养儿童的重要责任。

  三要把关爱氛围营造好。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儿童优先和儿童友好理念,宣传展示新时代我国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成就,大力弘扬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同时动员广大儿童工作者、各类志愿服务者,为留守困境儿童等提供关爱帮扶,让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每一名儿童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茁壮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1日 0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