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1:09:10 来源: sp20250102
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如何更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叶苗:
做好社会保障 兜牢民生底线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工作。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
一是推动扩围提质。深化全民参保,推进稳定劳动关系人员、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更好发挥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完善社保、就业、税务数据共享,准确定位、精准帮扶未参保困难群体,实现社会保险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全覆盖。
二是兜牢基本保障。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加快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做实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精准保障,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三是提高服务质效。深化社保缴纳、住房保障等民生重点领域服务改革,推进“互联网+”医保、养老、助残服务提速。优化社会保障参保服务。聚焦社保服务优质共享,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提升办事体验。
(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市长奇飞云:
优化公共服务 满足民生需求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实现公共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推出更多暖心惠民举措。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以办实事力度提升惠民生温度,把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就医、就业、就学、养老等群众“盼的事”。
不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公共服务的重点、堵点和难点在农村、在基层,补齐农村、基层短板的任务艰巨。加强统筹规划,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广、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优化医疗、教育、社保等资源配置,确保管理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
以数字赋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藩篱,简化公共服务流程,让政务沟通、政务决策与服务回应更加快捷。借助数字技术,政府部门还能增强基于数据的事项办理需求预测、预判能力,形成公共服务业务清单,降低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带来的资源浪费、资源错配等问题。
(本报记者 亓玉昆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德芹:
提升就业水平 筑牢民生之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的活力和国家未来的发展。
加强和完善鼓励企业扩大招聘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通过减税、降费、增贷、专利、补贴等方式,激发就业市场活力。特别是要完善新业态下青年的福利保障和劳动权益保护,补齐法律和政策短板。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通过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研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职业教育法,确保落地见效。要持续对接旅游、文化教育等资源和机构,探索人才联合培养、技术联合攻关等新模式、新路径。要聚焦主要支撑产业,主动吸纳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到学生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来。
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有家庭困难的青年就业人群,学校、相关部门要精准开展就业帮扶。
(本报记者 吴 君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党委书记林华忠:
解决急难愁盼 增进民生福祉
要充分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在农村基层,要努力解决好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解决好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
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必须从基层群众需要出发。例如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道路出行、学前教育、渔港建设等需求,要加大投入力度,建成一批惠民项目,让农村更宜居,村民更幸福。
增进民生福祉,要时刻与群众想在一起,与时俱进满足群众需求。以福建的很多农村为例,如今“钱袋子”鼓起来了,村民对高品质生活,特别是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许多农村成立各类文化组织,建成艺术馆、展览馆、书屋等文化载体,让不同年龄层的村民在忙碌之余学习“充电”、娱乐休闲,取得良好效果。
增进民生福祉,根本还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党的基层组织是推进乡村治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层、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在强有力的党组织的领导下,才能够更好为民服务,更好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深入开展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有力,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本报记者 王崟欣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8日 1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