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党组《求是》刊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发布时间:2024-11-24 13:28:20 来源: sp20241124

  2023年10月27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两个结合”在民族领域的最新成果,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重要文献,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

  一、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大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巩固和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指明了党的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这是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接见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研,在两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两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从单项突破迈向系统推进。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这是党中央深刻洞察当前民族领域风险挑战作出的动员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56个民族共同实现脱贫奔小康的千年夙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各族人民自信心自豪感空前激发,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之强前所未有。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各民族团结的因素仍然存在。比如民族地区发展虽已迈上新台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不断增强,但影响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存在;还有一些地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较低,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误解;等等。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严峻复杂国际形势作出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有的国家将我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大打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等,联合各种反华势力持续在民族、宗教、人权、涉疆涉藏等问题上频频发难,千方百计挑拨离间我民族团结,颠倒是非抹黑我国民族工作。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境内外分裂势力不遗余力推动“民族问题国际化”,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将民族工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等全局工作贯通阐述、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历史方位、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时代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的系统把握和深刻洞察。要提高政治站位,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

  深刻理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重大要求。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2022年党的二十大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和在新疆听取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这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深刻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从“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拓展成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要求的进一步升华。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贯穿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深刻理解“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的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创新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体系的根本支撑,是摆脱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影响的关键举措。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历史必然和历史事实。从历史角度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树立正确民族观的基本路径。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遵循中华民族发展逻辑,必须重视历史逻辑;形成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以史料体系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深刻理解“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阐明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是实现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战略任务。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党的民族工作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深刻理解“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阐释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大团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有利于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总书记深刻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团结”与“进步”的关系,明确了民族工作在新征程上的使命和任务,明确了民族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定位,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广泛深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团结”,以“团结”促“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理解“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对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提出明确要求。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涉民族宣传做得好不好,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形象。多年来,由于一些国家在国际舆论场的霸权垄断,我国涉民族外宣在国际舆论中仍然存在“有理讲不出、讲了传不开”的现象,主动设置议题和引导舆论存在欠缺,尚未形成以我为主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必须坚定“四个自信”,积极主动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要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巩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局面,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的重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集体学习时的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的内在要求。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要推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在全社会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凝聚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多项任务,与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一脉相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全国民委系统将切实履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责主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着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为牵引,深化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研究,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加快民族类学科调整。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广泛使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考核测评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相关智库平台建设和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精心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出一批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文艺精品、文创产品、文博展品,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以“互嵌”为导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丰富和拓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平台载体。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突出公平性和精准性,稳慎开展民族政策法规调整完善工作,研究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组织开展好共同现代化试点,助力民族地区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打好“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的组合拳。加强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着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深入各地开展示范宣讲。推动政策语言、学术语言转化为群众语言、外宣语言,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项目更新轮展,不断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陈,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在国际传媒舞台发声亮剑,把握主动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传播特点的民族外宣话语体系。加大“请进来”和“走出去”力度,针对国外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文化人士开展多形式的交往交流,积极构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内外发动、整体推动的中华民族文化宣传工作新格局。

  着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决防范和抵御“三股势力”的渗透。进一步规范涉民族方面出版物的出版审核。强化民族工作监督指导,及时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案事件。重点加强对互联网涉民族类话题和舆情的引导,推动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坚决守住民族领域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