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东京梦华录》之船,赴北宋节日盛宴

发布时间:2024-11-05 20:33:58 来源: sp20241105

  春节临近,游子思归,街道马路,张灯结彩。当心情与绚若飞星、灿若惊蝶的锦绣烟花一起绽放,恰如宋代词人辛弃疾形容那般:“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节庆烟花在宋代才得到真正的发展,在宋代孟元老的追忆中,火药被广泛应用于北宋节日庆典的百戏表演中,“扑旗子”“爆仗”“抱锣”“硬鬼”“舞判”“哑杂剧”“七圣刀”“歇帐”等技艺变幻多姿、热闹非凡。

  这正是民众殷实生活的象征,正如陈寅恪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人的精神文化水准很高,淹没了日常的枯燥和虚无,造就了一场又一场盛大的节宴。

  或“花头画竿,醉仙锦旆”,或“夜市骈阗,至于通晓”,或“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斟御酒,看盏者举其袖,唱引曰‘绥御酒’,声绝,拂双袖于栏干而止”,又或是“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徽宗年间开封城市节日包括元旦、立春、元宵、清明、大寒、端午、七夕、中元、中秋、重阳等二十余个,每一个节日都有属于自己的仪式与氛围。

  经“靖康之变”后,孟元老徙居江左,追念汴京繁华往事,作《东京梦华录》以绘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的生活风貌。在其卷五至卷十记载了北宋徽宗年间的节日风俗,一场场节日盛景见证了宋人的风雅。“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就让我们搭载《东京梦华录》之船,渡往北宋节日盛宴吧。

  【宋节梦华】

  春节是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早在宋时,这一天便有了当今仍在延续的“年节”的说法。除此之外,宋人又称这一天为“元日”或“元旦”。直到1912年起改用公历,元旦才特指阳历一月一日。

  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宋代的春节热闹欢喜,普国同庆。初霞绯红映街巷,梦幻般的春节降临。清晨,太阳跃出地平线,映照在彩棚灯影间,点亮了整个街头。街道两旁,五光十色的灯笼高悬,如飞龙翻腾般舞动,彩带在清风中飘舞。繁花似锦的装饰点缀着街头,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卉、领巾、靴鞋、玩物,商品琳琅满目。宋人忙碌地穿梭在张灯结彩的酒楼、茶坊、集市中,被新年的喜庆氛围包裹。傍晚时分,阳光逐渐西沉,街头更显得热闹非凡。高门显赫之家的女眷们恣意观赏关扑,或围坐一团,或举杯畅饮。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张罗饭饮,亲戚朋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共同庆贺新年伊始。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元日》中,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将北宋百姓的生活景象与除旧布新的政治愿景相联系。而“元日”从来都不只是百姓的游戏,更发挥着巨大的政治价值。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正旦大朝会……诸国使人入贺”。在这特殊的节日里,盛大的元旦朝会在宫廷展开。“殿庭列法驾仪仗,百官皆冠冕朝服,诸路举人解首,亦士服立班,其服二梁冠、白袍青缘。诸州进奏吏,各执方物入献……”大殿上列着法驾和仪仗,朝廷官员、各路举人解首,穿戴庄重肃然站立,各州各国使臣庄严隆重,手捧本国珍宝,踏入殿前,依次进献。宋朝的朝廷设宴款待,赏赐珍宝,举办宴射,以儒雅的大国风范,隆重招待各国使臣。

  元宵节在宋代又称为上元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每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由来已久。到了商品经济繁荣的宋代,元宵节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详细记载了北宋东京城元宵节前盛大的准备工作和“上元观灯”习俗。

  据记载,为了迎接来年的上元灯节,从年前的冬至日以后开封府就开始“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从那时起,游人已经开始聚集。表演各种奇特技艺、新异本领的人汇聚于御街的两条长廊下,“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奇异巧妙的演出各式各样,每天都能令人耳目一新。

  甚至,为迎接元宵节特意所建的山棚,《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详细描述。“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山棚朝着宣德楼绘制了各路神仙故事,或是坊市中卖药、卖卦的形象。山棚前方横亘着三座彩门,各自挂有彩带装饰的金泥巨匾。彩山左右,彩带勾勒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栩栩如生形象,分别骑跨着狮子和白象,手指间流淌出五道水柱,不停地摇摆。水经由辘轳提升至灯山巅峰,储存在木柜中,按时释放,仿佛瀑布飞流而下。而在左右两座彩门上,以草把编织成欢快嬉戏的巨龙形状,再用青色帷幕轻遮,密密麻麻地点缀着成千上万盏灯烛。远远望去,宛如双龙腾飞,起伏蜿蜒。

  灯山矗立在宣德楼前,四周被围起一片“棘盆”,内部精心布置了一座乐棚。宣德楼上则为皇帝预备了庄严的御座,显得异常威严。而宣德楼下则搭建起一座临时表演舞台。层层叠叠的景象交相辉映,雄伟壮观,为元宵节的到来添上一抹绚烂的色彩。

  除《东京梦华录》外,宋人的诗文也留下了当时元宵节的盛景。北宋文学家曾巩这样记录正月十五喧闹的夜景:“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风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阑送目劳。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寻前事撚霜毛。”宋代元宵节不仅承袭了前代迎紫姑、放烟火、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活动,更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坊市制度的瓦解,基本解除了宵禁。夜半时分街头热闹不减,灯笼悬挂在街道两旁,五光十色的光辉交相辉映,人们摩肩接踵,穿越繁华的街巷,游园、赏灯,欢笑声、歌舞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交响乐。市井间的热闹如同燃烧的烟火,将城市点缀得五彩斑斓。

  早在先秦时期,“清明”便作为一种节气名称出现,但直到唐代早期,依然只是节气,并未形成节日习俗。根据杨春俏观点,唐代政府把“清明”这一天定为禁火后改用新火的日期,而且由于寒食节是一个时间段,清明被包含在寒食节之中,作为节气的“清明”与作为节日的“寒食”,因时间巧合而被关联起来。据《东京梦华录·卷七》记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寒食第三节,即清明矣”。孟元老以“清明节”统领寒食、清明这一时段,似乎宋代已有“清明成节”的意识。宋代的清明节,承袭唐代寒食、清明节假的传统,节日活动变得更丰富多样。

  在孟元老的回忆中,从寒食节开始的三天中,宋人“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最盛”。清明时节,新坟寂寂,悠悠的思绪漂荡在坟茔之间。京城中,喧嚣的街巷渐渐静谧,人们纷纷踏上徐徐的行程,向着郊外而去,走向那些隐藏着家族记忆的静寂之地。宫廷之内,早在清明的前半个月,宫人便已穿梭于绚烂的车马之间,前往朝拜皇陵。宗室及南班官等皇室近亲也被派往各处陵墓,身披紫衫,戴白绢三角子,裹着青色绑腿。仪仗好像要穿越时空,车马用金铜作装饰,车幔如天青的梦,车额缀以锦缎,门帘点缀着珍珠。伴随着绢纱灯笼的引领,皇室近亲们行至奉先寺、道者院,祭祀诸位妃嫔的坟墓。车辆娴雅华贵,路旁士人和百姓竞相骚动,鲜花盛开的街头成为一道绚烂的风景线。京城各门的纸马铺,纸卷曲折叠成楼阁的形状,高高低低摆放在街头巷尾,如同一幅五光十色的画卷。

  城外的原野热闹非凡,扫墓的行人或聚集在随风摇曳的树下,或者在园林花圃中,摆设着杯盘,轻声交流,以酒致敬。京城中,歌舞艺人如风儿拂面,亭园间流连献艺,舞袖飘飘,歌声悠扬。夕阳斜映,回归院落,明月清辉映着洁白的梨花,如诗如画。东京城里,那些禁军护卫像战士一般,骑马奏响悠扬的军乐,四处踏青,他们称之为“摔脚”。旗帜迎风招展,军容雄壮,成为清明节另一番独特风景。

  【流变今朝】

  “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在孟元老的回忆中,北宋的往日盛景,如同华胥之梦,繁花开尽,徒留下回忆的落花满地。而时过境迁,文化的根脉却深深驻扎于中华大地,传统文化之树历经千年风吹雨打而屹立不倒,一次又一次重新开满繁花。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在时代的渡船上历经时代沉浮,在新时代再次焕发光彩。

  时至今日,春节依旧是国人心中最隆重盛大的节日,办年货、放鞭炮、穿新衣、会亲友等传统习俗,仍旧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宋代相比,桃符渐渐隐出了大众的视线,被年画、门神和春联所取代。“关扑”这种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下衍变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逐渐淡化年味气质,演变为跨越时空的现代商业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春运、春晚、微信红包等登上了春节的历史舞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前夕,在外的游子们,拎着年货和特产,如洪流般涌进车站,期盼早点回家团圆。除夕夜,众多家庭都是在春晚的欢乐中,共同度过了感动、温馨、热闹的除夕之夜。近几年,抢微信新年红包逐渐成为了春节必备节目。微信群里的红包雨迅速飘洒而下,人们手指灵活地在屏幕上飞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红包”犹如一颗颗流动的小星星,充满了温馨和幸福的味道。

  “新年俗”在诞生,传统年俗也在传承中有了新的面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元宵节灯会在网络上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晒朋友圈、网红地打卡,形成了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起源于南朝时期的“秦淮灯会”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85年以来,已成功举办37届。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湟源排灯”,是流传于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至今仍不断在元宵节期间组织展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里商仁灯将其制作、表演等开发为当地特色的体验性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旅游。

  当今,元宵节的庆祝方式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灯火和猜谜,还有各种文艺演出、电视节目、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等。多样的庆祝方式既延续了传统,又注入了现代元素,使得元宵节更富有活力。现代的灯会不仅继承传统之美,更融入了创新科技。LED技术、投影技术等应用使得灯会更加绚丽多彩,独具现代创意。猜谜活动也在现代得到传承,但题材更为广泛,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时代的多元变革。

  商业的崛起是现代元宵节的另一特色。商家通过推出各种特色产品、节目和活动,吸引着大量民众的参与。得益于现代商业化活动,元宵节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成为了商家与消费者互动的平台,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商业文化娱乐的多元需求。

  总体而言,宋代到现代,元宵节的转化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中国文化的现代演绎。这一变迁不仅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意。

  宋代清明节游春踏青、上坟等传统习俗在现代转化中绽放光彩。宋时的文艺繁荣,不仅在盛大的节日庆典中有所体现,也为后来的文化传承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起源于宋代的溱潼会船节被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被评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至今仍散发着生命力。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茅山会船,在当今仍旧是江苏闪耀的文化名片。每年清明节,茅山周边地区自发组织会船活动,船只和选手齐聚一处,参加竞技和表演。此外,最早可追溯至黄帝,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宝鸡清明节公祭仪式——祭祀炎帝圣典活动,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参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北宋诗人黄庭坚在《清明》中所描述的景象至今仍在中国的大地上一次又一次上演。清明节,如同一面清澈的湖水,映照着历史的倒影。当代,寒食的旧梦渐行渐远,清明节独占鳌头,成为一年四季中最为庄重的时刻。我们或许不能再踏遍宋代的寒食径,但清明节的祭祀之情,却与时俱进,延续千年的思念之意。或许,正是这两个不同的传统,串联起了时光的线索,勾勒出一个个清明时节的画卷,浓缩了历史的精华,让人感怀不已。

  在时代的浪花中,传统节俗,或磐石般坚韧如初,风雨不动,或如浮萍般被遗落于茫茫沧海,或在沧浪滚滚中时隐时现。至今,春节、元宵节、清明节这样的全民节日仍旧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上巳节、花朝节等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淡忘的传统节日,更是被年轻人重新从历史深处打捞了出来。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从宋代至今,承袭着千年文化的传统节日如一轮皎洁的明月,悠远而璀璨。河南卫视“奇妙游”的出圈,汉服热,时装国风潮……传统文化在当今被召唤、更出彩。当今传统节日的回归、崛起,如同绽放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在传统节日的庆典中,国人汲取了历史的营养,感受着千百年来先贤留下的文明之光。这是一场文化的沐浴,让我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重振民族的魂魄。

  文汇报 王凤娟 凌傲然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