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访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发布时间:2024-11-09 12:43:03 来源: sp20241109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访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本报记者 冯 华 寇江泽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报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

  《决定》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记者:《决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一战略部署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孙金龙:《决定》明确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同时用专章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任务十分艰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生态文明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推动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影响高水平保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高水平保护培育绿色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环境福祉的重要保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执行力,有利于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转,让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此外,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还是参与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的迫切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记者: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孙金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统筹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一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系统性重塑。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载入了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相继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得到全面压紧压实。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制度,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严密健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成为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改革举措。

  三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组建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整合分散在各相关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实施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优化流域海域生态环境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配置,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独立性、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加强。

  四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改革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以抓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向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转变,完成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立首批国家公园。推行排污权交易,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重点从四方面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任务举措落实落地

  记者: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哪些目标任务?生态环境部将重点从哪些方面推进?

  孙金龙:《决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我们将重点从四方面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改革任务举措落实落地。

  一是健全美丽中国建设责任体系。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根本上确保美丽中国建设政治责任落到实处。我们将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健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此外,还将健全美丽中国建设实施体系和推进落实机制,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强化美丽中国建设法治保障。

  二是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三是健全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门职能作用,强化对生态和环境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督机制。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提升国家生态安全风险研判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

  四是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着力构建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新质生产力“1+N”政策体系,全面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设。进一步发展全国碳市场,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

  记者:《决定》对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作出部署,提出“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今后如何更好地落实和体现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

  孙金龙:当前,随着污染防治攻坚不断深入推进,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全面准确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要求,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以更高标准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精准治污,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精准施策;坚持科学治污,要尊重自然规律,自觉按照规律办事;坚持依法治污,必须依法行政,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督察执法与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