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0:05:40 来源: sp20250102
初冬的清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胜利煤矿里寒气袭人。员工宿舍区里,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科大”)能源学院、“惟真之光”工程师小队成员博士研究生李鑫鹏早早起床做着准备工作,赶在8点前下井安装监测仪器。
两个半月前,李鑫鹏加入学校“惟真之光”工程师小队,开启生产一线“读研”的全新体验。期间,他为矿上解决了10多项技术难题。
在山科大,像李鑫鹏一样加入工程师小队,去一线“读研”的研究生还有很多。
什么是工程师小队?“作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的山东省重点大学,学校研究生已突破一万人,其中工科生占比超过七成。通过组建研究生工程师小队,让工科学生‘组团’去工程一线解决问题,是我校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试验。”山科大校长曾庆田这样解答。
“双导师制”让学生边学边用
山科大安全学院研究生郭立典在一次煤矿下井学习时,发现工人深受粉尘的困扰,随即产生了治理矿山粉尘的想法,并向自己的学业导师聂文表达了这一意向。
聂文将郭立典和10名志同道合的学生聚拢在一起,组建了“矿井粉尘治理”工程师小队,并聘请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工程师李江涛担任产业导师。在“双导师”的指点下,小队很快完成了“新型智能除尘系统”项目,并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取一等奖。如今,该小队研发的除尘系统在20余个煤矿投入试用,为企业创造了800余万元利润。
“近年来,我们相继培育了55支研究生工程师小队,把想创新、有创意的研究生聚集起来。依托‘学业导师+企业导师’互补并举的‘双导师’育人体系,让学生在‘现场’边学边用。”山科大研究生院院长韩作振说。
“车间课堂”让知识“活”起来
“很多研究生的日常学习是在校园里学理论、写论文、做比赛,这种教学形式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山科大副校长诸葛福民介绍,该校在工程师小队中探索实施“车间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企业师资和教学资源开发,设置了100多节“车间课堂”。截至目前,工程师小队的学生每年均有在“车间课堂”实践实训的经历。
这段时间,李鑫鹏正忙着攻克一项“课题”。原来,他在胜利煤矿现场学习期间,发现工人安装顶板离层仪时存在操作困难、安装精度不够等问题。
“顶板离层仪锚爪安装困难、不够牢固,安装深度不够精准,如何改进?”从现场回来后,李鑫鹏便在团队的交流会上抛出话题。没多久,他就带着解决方案来到了胜利煤矿总工办公室,当面提出了解决方案并签订了合作协议。
“虽然从课本上不止一次见到‘顶板离层’‘围岩变形’这样的专业名词,但亲眼看到才明白这样的工艺是如何实施的。这对我来说已不再是完成科研任务,而是让我对所学的专业和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鑫鹏说,在参与真实项目中,课本的知识“活”了起来。
“项目导向”让成果“实”起来
山科大自动化学院控制专业研究生张鹏,在加入“信息智能感知与交互”工程师小队之前,已取得7项国家发明专利等科研成果,但这些成果并没有走下“书架”。
该工程师小队指导教师黄梁松了解情况后,将张鹏推荐给了学校的一家合作企业。目前,张鹏研究的“多模态信息感知与共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已在沈阳新松机器人青岛分公司、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广泛应用。
韩作振介绍,工程师小队的研究生每年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励达100余项,发表论文数百篇,但很多成果都没有应用到生产一线。如何推动创新成果从校园走向市场,是学校着力解决的一项课题。
近年来,山科大以“项目导向”为抓手,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组建一批大学生实验基地、科创基地、转化基地,开展了创新项目互选、创新金点子推介、揭榜挂帅等特色活动,让工程师小队的成果落实到生产项目中,促使一个个“养在深闺”的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工程师小队将工科专业研究生聚集到生产一线‘真题真做’,走出了高校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山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说,这既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为企业行业破解生产难题,是一把培养应用创新型研究生的“金钥匙”。
(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韩洪烁 刘 松)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