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3:48:13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太原1月26日电 题:深耕文保一线30年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宇飞建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中新网 记者 杨静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该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在1.6%的国土面积上,保存着10%以上的国家级文化遗产。山西还拥有早期木结构古建筑500多处,红色文化遗址3400余处。
1月26日,在山西省两会期间,来自文保工作一线的山西省人大代表、长子县天王寺法兴寺崇庆寺文物所副所长张宇飞关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携“关于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建议”“关于为山西省部分第三、四批‘国保’单位增加文保专业工作者的建议”等参会。
从文物保护员到文物讲解员,从守护文物到潜心研究、做好解读推介文物,张宇飞深耕文保一线30年,翻阅史料、研读碑文,请教专家、走访乡民,将全部精力投入长子县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文旅发展。
“近年来,山西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持续提升,但仍有文保单位和文化遗产面临着管理维护不到位、过度开发、挖掘利用不足、一线文保单位人员老化等问题。”张宇飞说,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兴寺现有5名工作人员,60岁以上2人(临时人员),50岁以上2人(临时人员),40岁以上1人。
在张宇飞看来,专业人员严重匮乏,人员老化,工资待遇低是目前部分第三批与第四批“国保”单位急需解决的三个难题。
“希望尽快为这些文保机构核定增加专业文保工作人员,加大青年力量配比,优化人员构成,推动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发展。”张宇飞说。
山西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们进行讨论。受访者供图此外,张宇飞认为,山西省地上文物数量庞大,但存在部分“国省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位管理不到位,低等级文保单位修缮不及时、部分不可移动文物存在不当利用、古建筑构件盗卖屡禁不止等问题。
对此,张宇飞建议,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应当突出山西特色。检察机关要着眼于山西特点,加大公益诉讼保护力度,让文物‘守得住’,更要‘活起来’。”
同时,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应当涵盖多种类型。关注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彩塑、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体现历史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古籍文献等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突出检察监督重点,以法治方式护佑文化传承发展。
张宇飞还提出,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应当加强协同推进源头治理。文物和文化遗产涉及职能部门众多,检察机关应当加强与文物、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住建、环保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强文物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推动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助力延续三晋历史文脉。
此外,文物和文化遗产公益诉讼应当注重讲好山西检察故事。文物和文化遗产重在保护、要在传承,检察机关在办案的同时要注重强化宣传,讲好山西检察公益诉讼故事,营造全社会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