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7:53:52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社 武汉1月6日电 (马芙蓉 李静)《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成果发布暨学术座谈会6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专家通过解读,还原了西汉早期一名基层吏员的生活百态。
1月6日,《睡虎地西汉简牍》第一卷《质日》在武汉大学发布。 中新社 记者马芙蓉摄位于湖北云梦的睡虎地秦汉墓地,近50年来先后发掘数十座秦汉墓葬。其中,77号西汉墓出土简牍2000多枚,可考书写年代从西汉文帝五年至后元七年,简牍内容包括质日、文书、簿籍、律典、算术、书籍和日书等,部分为出土汉代简牍所仅见。
质日是秦和西汉时期流行、但后世失传的一种文献形式,其通常是以一年历表为基础,记写公私事务,类似今天的日志、日记。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介绍,经整理研究发现,睡虎地汉简质日记写者名叫“越人”,是西汉早期一名基层吏员,任官佐15年,约卒于文帝后元七年。在连续14年质日中,越人记载了他本人及其家人、同事的事迹,包括外出公干、丈田、治田籍、徭役等内容。
“越人质日记事比较频繁,延续时间长,提供了较多传世文献无载或记述不详的信息。”陈伟说,有些内容可以与同时出土的官府文书和私人簿籍对照,促进对历法与三伏、职官制度、地理与交通、户算制度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大量有关“兼”与“守”的记录,丰富了当时官吏兼职和代理的认识。关于“户”与“算”的有规律记录,则揭示了作为汉代重要经济制度,户口调查和核计承担“算”的人口这两项工作密切相关,且实施的具体地点都在乡而不是县。
据介绍,《睡虎地西汉简牍》以多卷本形式,收录睡虎地77号西汉墓出土的以简牍为主的全部资料。第一卷《质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合作编著,剩下7卷以官府文书、私人簿籍、律典、算术等为主题的编著、解读工作也正在进行。(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