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4:37:51 来源: sp20250111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圆满闭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冬季运动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他们在冰天雪地中挥洒汗水,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冰雪对决。这是从1959年举行第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来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冬运会,共有滑冰、滑雪、冰壶、冰球等8个大项、16个分项、176个小项;有35个代表团、3000余名运动员、1300余名技术官员、近3000名志愿者参与赛事。除了这些数字,这届冬运会还有很多地方不一般。
2月24日,1993年出生的越野滑雪名将王强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公开组男子5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一举夺魁。这是他在“十四冬”的比赛中获得的第五枚金牌。作为南方地区重庆代表队的一员,一人五金这样的成绩,在这场冰雪赛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跟过去相比,这一届冬运会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参赛的运动员中不再是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北方省份的选手为主,也有很多南方省份的运动员。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张志介绍,原来以地市为单位组织参赛,因为当时全国各个省开展冰雪项目的毕竟有限,从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始,以省为单位组队参赛,这一次是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再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上香港和澳门都组队参加。
过去受地理、气候、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冰雪运动曾长期集中在北方地区开展,甚至有“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的说法。这两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变成现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深入实施,我国冰雪运动有了跨越式发展。今年,四川、广东、贵州、重庆、湖北等代表团都是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冬运会。
广东省体育局副局长杨海介绍,这届冬运会广东一共126名运动员参加7个大项、14个分项、59个小项的比赛。这里面有通过跨项选材的运动员输送到相关项目的国家队,促进他们成才,在这一次冬运会上都有良好的表现。
今年17岁的黎睿霖是土生土长的广东姑娘,曾经是一名蹦床运动员,五年前,通过跨界跨项选材开始接触滑雪,在这次冬运会上,她获得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双人雪上技巧公开组比赛的铜牌。
近年来,冰雪人才的选拔和交流互动机制逐步完善。南方多地不断培养后备人才,冰雪运动蓬勃发展。16岁的重庆姑娘莫小雪也是看到冰雪运动发展的势头,才从田径项目转到越野滑雪。她已经练习两年多时间,夏天在重庆练轮滑,冬天则到东北滑雪。
这届冬运会在冰球、冰壶、滑雪等项目上,来自南方的队伍大幅度增加,并且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虽然这次冬运会,南、北方省(市、区)代表团获得的金牌和奖牌总数还有较大差异,但广东、四川等南方省市在这届冬运会上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近年来,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动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成果不断巩固,为冰雪运动项目带来了庞大的群众基础,除了高水平的冰雪竞技项目,“十四冬”还首次设置了群众比赛项目。
在呼和浩特,“十四冬”期间这里迎来了全国21个代表团的410名群众运动员和教练员。今年14岁的王紫,就是其中的一位。在王紫看来,这些年,尤其是举办北京冬奥会和筹办“十四冬”以来,冰雪运动的氛围越来越浓了,周围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接触冰雪、热爱冰雪。群众比赛项目水平不断提高,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也不断高涨。
2022年初,江西新余这座少雪无冰的南方小城,开设了江西首家室内真冰滑冰场,热度至今一直不减。“十四冬”的召开,再次掀起了这座小城滑冰运动的热潮。场地设施不断普及和完善,对于普及群众冰雪运动尤为重要。如今广东、福建、四川、重庆等南方很多地方都建设了各种冰雪场馆,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今天,冰雪运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成为人们娱乐休闲、强身健体的重要活动,以滑雪为例,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和12月,我国19座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接待总人次近千万,平均同比增长316%,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推动下,全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经达到了3.46亿。
近年来,冰雪运动持续升温,冰雪旅游、冰雪教育、冰雪装备等冰雪产业的热度也水涨船高。我国冰雪装备产业发展晚,过去很多个人装备、场地设备都要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项目的推广,冰雪装备制造也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这个变化在本届冬运会赛场体现得尤为明显。
内蒙古冰上训练中心短道馆馆长于洋介绍,在这次“十四冬”比赛,用的防护垫就是中国鑫天华制作的。尤其像短道项目,运动员身体碰撞会发生很多,有了防护垫,对运动员起到了保护作用。
赛场边上,一款来自河北定州一家企业的防护垫,看起来简单,其中的奥妙却不少。
河北定州市天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计军介绍,这是短道速滑的防护垫内胆,这款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它回弹慢,防护垫回弹越慢,对运动员保护越好。我们自主研发防护垫内胆还有一个特性:回弹速度随着温度而变化。
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防护垫,其实另有乾坤,此前几届冬奥会等国际大型赛事的短道速滑比赛项目所用的防护垫绝大多数都是意大利生产的,为了能生产国际一流水准的冰上防护垫,这家企业还下了一番苦工。
河北定州市天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杨计军介绍,北京冬奥会之前,我们专门成立了防护垫研发团队,建立了相关的实验室,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研发出了这款防护垫,对运动员撞击时的缓冲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19年12月份,定州天华生产的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防护垫通过了国际滑联认证,成功入围北京冬奥会。有了北京冬奥会供应商这块金字招牌,现在这款防护垫不仅用到了“十四冬”的赛场,还收到了2024年江原道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邀约。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体育局局长匡卓介绍,我们国家在北京冬奥会以前,竞技类的装备基本是国外品牌占领。但是这届运动会明显感觉到国内一些品牌也有一席之地了,训练用的基本上国内的各种品牌已经占领了所有的客群,群众体育、俱乐部、青少年都是用国内的自主品牌。
在“十四冬”冰球冰壶竞赛场馆的一角,组委会还对冰雪装备进行了现场展览,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国产品牌。
在河北定州这个体育用品产业园,除了“十四冬”和北京冬奥会的同款冰上防护垫,还有沉浸式智能滑雪训练器、简易休闲滑冰鞋、陆地冰壶等冰雪装备,2023年定州冰雪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速达19.8%。
目前,在河北省,已经拥有几十家规模以上冰雪装备器材制造企业,产品涵盖造雪机、压雪机、魔毯、索道、滑雪板、冰雪运动服饰等,在张家口、廊坊等地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聚集区。数据显示,2023年河北冰雪产业总规模达到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经相关数据测算,2023年中国冰雪运动产值达到8900亿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1万亿元。
这是一次竞技体育的盛会,更是一个推动中国冰雪产业发展、激发全民参与冰雪运动热情的重要契机。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也将加速相关产业链的成熟与创新。南方代表队在这场冰雪盛会中崭露头角,证明了冰雪运动在中国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冰雪装备产业飞速进步,推动了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随着冰雪运动的深入人心,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升级,中国的冰雪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央视网)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