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2:11:47 来源: sp20241117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11月24日上午,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40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主题,和四个平行分论坛议题深入探讨、交流。会上宣布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成立与2023中国学贡献奖获得者。
埃塞俄比亚前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埃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在公元1世纪的中国史书上就有记载。而在当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埃两国开展了深入合作,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今天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非洲的中国研究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埃塞俄比亚是重要版图之一,涌现了很多研究中国学的学者。”
莱索托前首相穆凯齐·马乔罗认为,中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文明源头,同时也是一股积极塑造蓬勃未来的力量。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仅仅造福了中国人民,同时也促进了世界互联互通和多边合作。
罗马尼亚前总理阿德里·安讷斯塔塞回忆了自己以官方和个人身份,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与中国的接触,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理解。随着理解的深入,他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在努力站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现代性创新,而这恰恰可以给罗马尼亚提供借鉴。将传统文化在实践中进行结合和平衡。他表示,中国正在为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最好的证明就是“一带一路”倡议,“我要向中国人民表达最崇高的敬意,感谢他们与世界各国共享文明。”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宣布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正式成立。他表示,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是经中国政府批准成立,由世界各国和地区中国学研究机构及学者专家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非政府间国际性社会团体。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旨在促进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中国同世界的沟通与对话,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和繁荣,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总部设在北京,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
2023中国学贡献奖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组织评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卜正民、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马凯硕共同分享这一荣誉。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世界范围内,为推动中国学发展,弘扬中华文明,促进海内外中国学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卜正民回顾了自己中国历史研究的学术历程,坦言自己永远无法拥有局内人的精妙知识,但这也使我得以摆脱局内人可能会受到的社会、文化和宗教偏见的影响。“尽管我永远无法像一个局内人那样完全理解中国,但局内人们已经认可了,我这个局外人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可能有助于形成一种对中国更客观、更普遍的认知——这不仅仅是一种从中国自身出发、为中国自身服务的认知,而是将中国视为世界一员的认识——毕竟,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卜正民说。
白永瑞说,自己走上中国研究乃至东亚研究的道路,最初是基于借鉴中国经验、反思韩国社会的动机。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他认为,现在的中国学,需要整个韩半岛和中国互相借鉴,相互参照。当然,不仅是韩国,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中国学都会起到同样的作用。为此,我们首先要培养“聆听的能力”,也就是要深入地去“聆听”对方,由此反思自己以往的认识,进而升级自己的认识。他相信,如果“聆听的能力”得到有效发挥的话,那么能够孕育出“另一种普遍文明”,“共生的中国学”也将会应运而生。“我希望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和社会在走向‘另一种普遍文明’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尊重彼此积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经验。”
马凯硕则表示,在全球共同体中,特别是西方,增进对中国的理解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紧迫需求。中国的回归,即一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连续文明体的回归,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从公元初年到1820年,中国和印度一直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异常状态是过去200年间的西方主宰。所有的异常状态都将自然终结,这就解释了中国、印度和其他伟大的亚洲社会自然而然复兴的原因。
“遗憾的是,西方领导人和决策者在智力和情感上都没有准备好接受正在我们眼前展开的“亚洲的21世纪”。庆幸的是,世界上88%的非西方国家接受了这一点。世界上大多数社会,尤其亚洲,与中国有着数个世纪至数千年的密切关系,因此,对中国文明深厚智慧的深刻敬意是存在的。通过分享自己的智慧,中国正在帮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当今全球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促进对中国的更深入理解。”马凯硕说。
下午,中外学者、专家将围绕 “观念的叠进:思想、典制与器物所见中华文明”、“道路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文明的互鉴: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的演进:代际传承与范式转换下的中国学”四个平行分论坛议题展开更为聚焦的研讨、交流。大会探讨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把握未来中国,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
附:2023中国学贡献奖获得者简介
卜正民是一位加拿大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并以世界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他的一些较为流行的作品包括《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1998年英文版,2004年中文版)《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十七世纪全球贸易》(2008年英文版,2009/2010年中文版)《塞尔登的中国地图》(2013年英文版,2015年中文版)和《成吉思汗的猎豹:中国与世界八百年》(2020年英文版,2023年中文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他的最新著作《崩溃的代价:小冰河期和明朝的衰落》。卜正民曾领衔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撰写了其中的《挣扎的帝国:元与明》(2010年英文版,2016年中文版),该书的中文译本畅销中国。卜正民曾任古根海姆学者、盖蒂学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并获得两个荣誉博士学位。卜正民先后任教于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近期荣休以来,他醉心于写作、音乐、徒步。目前正在研究的两个项目是15世纪的儒家治国思想和17世纪英格兰法学家约翰·塞尔登的图书馆。
白永瑞,生于1953年。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韩国翰林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历史系。现为延世大学荣誉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历任韩国现代中国学会会长、韩国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会长,还曾任韩国批判性季刊《创作与批评》主编。现任韩国细桥研究所理事长。白永瑞著有:《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研究》(韩文,1994)、《东亚的回归》(韩文,2000)、《思想东亚》(中文,2011)、《在核心现场重思东亚》(韩文,2013)、《社会人文学之路》(韩文,2014)、《横观东亚》(中文,2016)、《共生への道と核心現場》(日文,2016)、《打造中国现代史》(韩文,2021)和《东亚论述的轨迹与未来》(韩文,2022)等。此外,还有多部编著和译著,多篇以韩文、中文、日文、英文发表的论文。他于2018年正式退休后,在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开设特别讲座,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从东亚视角分析中国崛起这一全球性课题。尤其对通过借鉴韩国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重新解读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
作为资深外交官和杰出学者,马凯硕的真知灼见使他享誉全球。他发表过众多文章和讲话,2005年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和英国《前景》杂志共同评选为“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09年被英国《金融时报》列为“关于资本主义未来的辩论中最有影响力的50位人物之一”;2010年和2011年均被《外交政策》杂志推举为“全球外交政策领域顶级思想家”之一;2014年被《前景》杂志评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之一。马凯硕蜚声国际,多次与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已故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一起被列入顶级思想家名录。马凯硕所获“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奖章”的颁奖词恰如其分地总结了他的杰出成就,称他是“一位酷爱历史与哲学的天才外交家、一位长于思考也能启迪人心的作家”。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