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话剧院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赴敦煌创作采风

发布时间:2024-06-05 04:23:14 来源: sp20240605

人民网北京5月29日电 (韦衍行)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敦煌研究院建院80周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近日,《受到召唤·敦煌》前往甘肃敦煌展开为期数天的创作采风。

“身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敦煌是我心向往之的地方。在参观了敦煌莫高窟后,感觉自己像是跨越了千年时光,感受着中华文脉的赓续,看见了一束延绵了80年的莫高精神的光。”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与敦煌研究院交流座谈会上感慨。

敦煌研究院向中国国家话剧院赠送《鹿王本生图》画卷。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敦煌研究院向中国国家话剧院赠送《鹿王本生图》画卷。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田沁鑫表示,“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在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上,诠释好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在莫高窟,我们由衷感动于80年来几代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我们希望用守正创新的文艺探索,穿越敦煌风烟,编织出当代年轻人和青年常书鸿先生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以新颖的现代故事、青春的活力表达,召唤更多人对敦煌的心向往之。”

“当年,常书鸿先生为什么放弃法国优渥的生活,当起了敦煌的守护神?因为他第一次看到敦煌艺术作品的时候,非常震撼,这一下子激发起了他的民族自信心。”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表示,自己1984年第一次看到敦煌画册时,也是类似的心情,所以他完全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扎根大漠、守护敦煌,“敦煌是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它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敦煌也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地方,创新性是我们今天的艺术最应该继承的,期待这部作品让更多人了解敦煌的魅力!”

敦煌对每个人的召唤,各有不同。为了借助《受到召唤·敦煌》这部音乐话剧激发更多层次、更大范围的“召唤”,国家话剧院希望打造一部集“戏剧艺术+数字科技”的创新之作,构建创新IP,以多样化的表达、跨界式的整合,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使得作品突破传统的物理边界,触及广泛的受众群体。

田沁鑫介绍,在艺术上,《受到召唤·敦煌》将以话剧结合音乐、舞蹈、壁画、建筑等诸多敦煌艺术元素;在形式上,该剧将创造多空间多线性叙事结构,体现从法国、到北京、到敦煌的时代际遇,同时通过超清数字影音技术和流媒体传输等技术,以工程化的设计,制作“戏剧+电影+数字”的戏剧大片,为观众带来“数字演艺”新体验;在传播上,作品定于2024年11月在北京首演,届时将与中影集团合作,力求最大化扩大国际影响力。她表示,创作团队将把此行收获的惊喜、感动和震撼,倾注到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的创作之中,力求呈现一部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的文明回响和时代华彩。

(责编:王连香、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