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首都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有的放矢)

发布时间:2024-11-30 23:40:13 来源: sp20241130

  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人口多、地域广、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北京环境卫生事业逐步走出一条由“管”到“治”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道路扬尘、垃圾堆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局面得到扭转,废弃物处理技术更新迭代、不断突破。全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垃圾处理规模不断提升、能力不断增强。环境卫生事业成为朝阳产业、民生产业,为超大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积累了有益经验。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推动首都环卫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环卫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生态环境治理成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让广大市民享受到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比如,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中充分尊重民意,成功建设北京最大的安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效破解“邻避效应”。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提升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水平,实现污染物超低水平排放,切实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其中包括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实践证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是能够实现的。比如,垃圾分类的推广,促进了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前处理设备改进和厌氧工艺升级,沼气发电量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坚持依法治理,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许多突出问题同体制不健全、法治不严格、执行不到位有关。近年来,北京市环卫法治建设加快。修改完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纳入法治轨道,为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提供了法律依据;出台垃圾计量收费标准,促进厨余垃圾源头分类;健全检查考评办法,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有力保障了环卫事业发展。

  坚持共建共享,激发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都应选择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北京垃圾分类的生动实践,让这一“关键小事”成为城市文明的新风尚,使文明习惯长留“指间”、绿色生活常在“心间”,提高了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我们要坚持共建共享,把推动技术服务升级与调动广大市民积极性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作者为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基建管理部部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8日 0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