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震后第一天受灾群众如何过夜?

发布时间:2024-12-06 07:16:43 来源: sp20241206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各方救援力量奔赴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环球时报》记者专程前往此次地震灾情较为严重的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了解震后第一天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晚上9时许,在前往大河家镇受灾群众安置点的路上,记者看到,包括人民子弟兵、医务工作者、央企救援人员和民间救援队在内的诸多救援力量已经齐集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充分的保障。

夜晚的大河家镇受灾群众安置点,气温将近零下十度,但该安置点的近130个帐篷里,受灾群众已经可以免受寒夜的侵袭。据记者了解,该安置点每顶帐篷内都安装有取暖炉,可以安置3—5名受灾群众,从各地驰援而来的棉被、食品、饮用水、衣物等救援物资可以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供应充足。

各种新式救援设备的增援也为受灾群众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便利。记者在现场看到,应急照明无人机、移动式充电站和应急通信车的应用为受灾群众带来了光明,并确保通信畅通。

19日晚,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受灾群众安置点,《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近130个帐篷每顶都安装有取暖炉,可以安置3—5名受灾群众,各地驰援的棉被、食品、饮用水、衣物等救援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记者在现场看到,应急照明无人机、移动式充电站和应急通信车为受灾群众带来了光亮,并确保通信畅通。

参与此次灾后救援任务的西部战区某连指导员李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地震发生后该连第一时间就做好了驰援灾区的准备,在得到出动的命令后,该连火速奔赴灾情较为严重的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帮助救援和转移受灾群众。在完成排查受灾群众的任务后,该连官兵还返回受灾群众的家中,帮助他们转移家具、牛羊等财产,“我们要尽量为他们减少损失。”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完成白天的救援任务后,人民子弟兵在晚上还负责帮助受灾群众搬运物资、搭建帐篷,支起取暖炉,甚至带来了野战炊事车为受灾群众做饭,在看到记者前来询问时,负责做饭的炊事班战士还主动问记者是否需要煮碗面。

甘肃省人民医院应急救援医疗队领队郝相勇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在于19日早上4时到达大河家镇灾区后,就立即开展了医疗救助工作,从早上到现在已有70余名受灾群众接受了医疗检查和治疗,伤情严重者得到了及时转运。

记者看到,由甘肃省人民医院应急救援医疗队搭建的野外流动医院,可以为受灾群众提供X光检查,确认受灾群众的受伤情况,流动医院的血检单元,可以对受灾群众的血液和尿液进行检测。面对需要紧急手术的患者,所携带的手术车可以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手术,“对于伤情较为严重的民众,我们会先进行补液等治疗手段,让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下来,然后再转运到条件更好的医院中。我们现在物资也很充分,后续还需要什么物资我们都可以及时地送来。”郝相勇说。

一名15岁的受灾少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是早上被安排到安置点,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在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帮助下,现在什么都不缺。另一位负责做饭的当地民众在组织大家排队时安慰说,目前食物供应充足,完全不需要担心,“今晚我们的夜宵是热馒头,但到了明天我们就有牛肉面吃了。”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赴甘肃特派记者 樊巍 赵瑜莎 胡雨薇 李昊

(责编:徐婵、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