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5:39:28 来源: sp20241201
中新网 北京11月29日电 以叙旧开始,从“我”说起,60多次提到“人民”……
11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的演讲,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这场面向美国人民的演讲,展现出大国大党领袖就是当代中国最佳代言人的对外传播要义,对做好新时期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11月28日,一场以“从习近平在美演讲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沙龙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是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举办的首场线下沙龙,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青年记者、编辑代表,集中探讨了如何立足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图为沙龙现场。 中新网 记者 李太源 摄
01
换位与共情
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表达了鲜明的中国立场,同时,叙事方式质朴本真、共情共鸣,给当前国际传播工作带来重要启迪启示。当前,世界大变局叠加传媒大变革,国际传播工作者要认清“时”与“势”,掌握规律和趋势,找准“道”与“策”,研究方式和方法,同时,以终为始,用实践来检验国际传播工作实效。
“习主席此次美国之行所释放的信息在美国社会的触达率很高,一些美媒全文刊载习近平主席演讲内容,并以极不寻常等词汇来评价。”参与本次习近平主席美国之行前方报道的 中新社 政文部记者梁晓辉表示,对于国际传播工作者来说,习近平主席在美演讲将国家叙事和个人叙事、政治叙事和情感叙事、价值叙事和程序叙事巧妙结合,可以品悟和领会出很多宝贵的方法论。
中新网 重大报道办公室副主任阚枫介绍,围绕习近平主席美国之行, 中新网 创新核心报道叙事方式,“习言道”等栏目策划推出系列观察报道,这些报道在海外落地稿件近千篇次,总阅读数超5亿。《面向美国人民,习近平从叙“旧”开始》《从“我”说起!第一人称读懂习近平在美演讲》等传播产品,将习近平主席在美演讲内容融合阐释,获得海内外网友热烈互动。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范大祺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美演讲是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一个范本。新时期的国际传播,要注重共情共鸣,善于聚焦共同价值,这样的传播产品才能真正传得快、传得远;要注重求同存异,尊重跨文化差异,着力在对方的语境下表达好自己;要注重回应关切,掌握受众需求,做到“我要说的正是你想知道的”。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表示,当前中美关系整体处于转型时期,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之间先要了解彼此,才能化解问题。“习近平主席在美演讲启示我们,国际传播既要善于换位,了解差异、正视差异,又要善于共情,尝试欣赏对方、寻求共识,同时要聚焦于人,注重人文交流,夯实民间基础。”
02
陈情与说理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媒介形式的发展,当前的国际传播正进入新阶段。具体到实际工作中,从哪里做起、该如何着手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习主席在美国的系列演讲,最大的传播特征就是注重拉近与受众的距离,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话,用共情共鸣的讲述,成功地传递了中国声音。”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面对国际工商界,习近平主席谈到“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一句话精准阐明了中国信心和中国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在国际传播中,要讲求“谁在听、怎么讲”,一定要知道对方是谁,每一篇报道都要有目的性。在他看来,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是非常重要的,既要会讲故事,也要会讲道理,国际传播工作一定要有高情商。同时,在传播话语上,要更多地接地气,谨慎用“大词”或词藻堆砌,学会浅显易懂的表达,让受众易于理解、便于接受。
“过去做新闻,我们的习惯是讲阐释、讲解读,但西方是讲故事,以例子和故事来生动地表达,不需要深度,也不需要‘面’,只需要一个‘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经济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助理曲强认为,习近平主席在美演讲为国际传播工作树立了一个榜样,在国际传播中,引起外国受众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那就要善于讲故事。他建议,日常国际传播实践中,可以用更为灵活的视角、用青年人乐见的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同时要跟随社会情绪做传播,做好协同作战,搞好传播矩阵。
“明叔杂谈”账号负责人明金维认为,当前阶段的国际传播痛点比较明显,但机遇也前所未有。如今做国际传播跟20年前完全不一样,因为新的媒介和平台出现了,一些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在减弱,新兴媒体的影响力在增强,国外的受众也在发生变化,这对国际传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他认为,舆论斗争要讲求策略和艺术,反驳批驳要有理有据地说理,整体来看,做好国际传播,认知比行动更重要,“人”比内容更重要,此外,思想和智慧永远是国际传播中最基础、最重要的。
03
表达与抵达
在任何类型的传播中,“照本宣科”“自说自话”都是要极力避免的现象。对于国际传播来说,既要让别人听得到,更要让别人听得进。
“我们现在上思政课,课本、教材进去了,老师讲了,但是入脑和入心怎么达到?”北京大学新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航以思政课举例称,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只讲完美的故事,而是要讲完整的故事,要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他认为,传播中,听得到与记得住有不同层面的意义,要用民众听得懂的语言,展现中国文化本身的吸引力,让更多海外年轻人全面地认知中国。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靖雨从网络热梗谈到如何提升国际传播的微观效果。她认为,网络热梗其实是一种社交货币,人们使用和分享网络热梗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这涉及到国际传播中的底层逻辑,即认同问题。王靖雨表示,“梗文化”可以为新时期的国际传播提供一些启示,实践中,可以打造出一些更鲜活有趣的可视化内容,利用网络渠道拓展跟海外受众的互动空间。
中新社 融媒体中心主任、 中新网 总编辑吴庆才认为,国际传播要努力解决两“达”的问题:一是表达,二是抵达,既要警惕跨文化间“鸡同鸭讲”般的无效表达、低效传播,也要努力突破“算法”和“政治”两堵墙,抵达彼岸。他认为,做好国际传播,不仅要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更要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沟通对话的桥梁,在更多层面取得相互认同和理解。
中国新闻周刊常务副总编辑周锐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美演讲善于运用民心相通的微观叙事,同时,直面关切,通过一些“金句”,以比较清晰的方式回应对方最关心的问题,“中国从不赌美国输”“美国也不要赌中国输”,这种十分有力的判断句,向美国社会清晰传达了,中美之间要共同树立正确认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