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01:24:56 来源: sp20241222
小读者在青岛如是书店读书。 本报记者 李 蕊摄
青岛浮山森林公园童趣园。 青岛市妇联供图
核心阅读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事关家庭幸福,事关国家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儿童友好要求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充分体现。
儿童友好城市谁来建、怎么建?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展开调研。
日前,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公布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
什么是儿童友好?简言之,是为了保障和实现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宜的政策、空间、环境和服务。
近年来,山东青岛持续发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2023年成功入选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眼下,儿童友好理念在青岛深入人心,正深度融入城市建设。
“一米高度”看城市
周六清晨,约上小伙伴,戴上遮阳帽,青岛市海信学校七年级学生刘铭泽牵着妹妹的手,直奔浮山森林公园。
山脚下,一湾湖水荡漾;枝头上,鸟儿唧唧喳喳。绿道蜿蜒,攀行而上,半山腰处,“童趣园”里已来了不少小朋友。木桩桥、跷跷板、树屋滑梯……刘铭泽与小伙伴奔跑玩耍,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
别瞧孩子们年纪小,他们可干了一件“大事情”——
2022年,为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青岛面向全市中小学校公开选拔招募“小小调研员”,请他们用“一米高度”审视城市环境,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研。“一米高度”是儿童看向城市的视角,城市建设中要提供更多儿童喜闻乐见的服务。
刘铭泽便是“小小调研员”团队的一员。“我采访过各种年龄段的小朋友,还有环卫工人、带孩子的老人……”刘铭泽告诉记者,“许多人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儿童玩耍的场地比较少、设施比较单一,一到周末,不知道孩子该去哪儿玩。”
意见纷纷汇总上来,形成了真实反映孩子和家长诉求的调研报告。恰逢青岛启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青岛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宋立春表示:“抓住这次城市更新的机会,从规划到实施一步到位!”
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总指挥部,工作人员拿出改造图纸:“我们建了儿童设施。你们看,有滑梯,也有秋千。”
市妇儿工委办工作人员拿着图纸看得认真:“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做适儿化改造,把儿童优先的理念嵌入其中,形成有吸引力、益智舒适的儿童友好空间。”
工作人员疑惑:“适儿化改造,怎么改?要不要推倒重来?”
“‘微改造’就可以,主要得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儿童游玩需求。”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吴晓谦拿出调研报告,“比方说,草地上的石砖小路,要考虑小朋友的身高设计砖和砖的间隔距离。”
最终,青岛选树了89个儿童友好项目,总投资额89.1亿元。作为其中一个项目,浮山森林公园仅仅一年时间就换了模样,“童趣园”成了孩子们的新乐园。
截至目前,全市89个儿童友好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儿童设施变多了,指示牌变矮了,石砖距离变小了……刘铭泽和小伙伴们发现,自己的很多建议真的实现了。“现在每逢周末,妹妹总爱去公园玩。我跟她说,这里还有哥哥的一份功劳呢!”刘铭泽很自豪。
“一颗牙齿”看服务
“啊——”
“再张大点,让我看看后面的牙齿,好吗?”
在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科,医生轻声细语,给小患者涂窝沟封闭剂。
“瞧,儿童初萌恒牙未经磨损,窝沟深,咬合面凹凸不平。”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王万春指着一旁的牙齿模型说道,“恒磨牙龋坏率最高,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涂上窝沟封闭剂,可以进行有效预防。”
“而且,适龄儿童免费做!”王万春说,这件事从青岛开始探索,接着在全省全面铺开。
儿童友好,健康先行。2012年开始,青岛市儿童口腔疾病基本预防项目列入市办实事,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给全市儿童提供免费口腔健康教育、口腔检查、窝沟封闭、全口涂氟和早期龋齿充填等服务。
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累计投入1亿多元,超过98万名适龄儿童受益,适龄儿童窝沟封闭率达90%。
2023年,青岛还提出,免费为全市约30万名儿童青少年做脊柱和视觉健康筛查。“儿童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是儿童友好的应有之义,更是政府提升服务的职责所在。”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薄涛说。
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值得关注。
“去年市里为80余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免费的心理健康筛查。”青岛市市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王秀香介绍,儿童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问题高发期,但心理问题十分隐蔽,影响因素复杂,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
这些年,青岛市民政局通过购买服务,搭平台、育阵地、组队伍、建机制,为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先后对1105名困境未成年人进行科学评估,为162名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青岛市李沧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李沧区沧口街道组建了志愿服务队,为需要帮助的儿童送去关爱,每月两次上门,每次陪伴不少于3小时。目前,志愿服务已坚持3年多。
“一个拥抱”送温暖
青岛东部,崂山西麓,崂山区星桥残疾人康复中心教室内,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4个孩子坐成排,正在康复老师指导下互动。他们是孤独症儿童,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且终生难愈。
“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希望他能生活自理。”一位陪读的孤独症患儿母亲每天带孩子来康复治疗,“孩子进步很大,还不收费,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为保障特殊儿童有效康复,2016年,崂山区创新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在崂山区接受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免费服务。“我们的老师多数具有专科或本科以上学历,来自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心理等各个专业。”崂山区星桥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人胡波说,几年来,在康复中心接受过康复训练的学生有150余名,其中20多名融入普通小学或幼儿园就读。
“符合条件的特殊儿童能够就读普通学校。”青岛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元韶表示,“而且融合教育效果很好。”
在崂山区远洋风景幼儿园,孩子们围成圈,跟着老师猜谜语。“紫色的短袖、黑色的裤子,是哪位小朋友?”答对的两个孩子拥抱示好,获得一片掌声。
“被拥抱的是一名孤独症儿童。”园长刘树芹低声介绍,“他身后跟着的是特教老师,随时准备帮助孩子跟上节奏。”
对面的资源教室放置着蹦床、沙盘等设施,这是特殊儿童的“小灶”。“融合教育不是降低普通教育的标准,而是额外增加特殊教育的个性化内容,让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在互动中共同成长。”刘树芹说,现在园区按照10∶1的比例设置普特生源,崂山区每月给每名残疾儿童补贴康复训练救助资金最高3000元。
青岛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艳说,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整合资源构建“医疗+康复+教育”深度融合服务体系。
“一辆校车”聚合力
“‘大鼻子’来啦!”
长长的车头、金黄的车身,一辆校车慢慢驶来,稳稳停靠在路边。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交运温馨校车公司照管员翟雪走下车,导引孩子们有序上车。车门处,放置着几个“百宝箱”,药品、文具等一应俱全;车厢内,孩子们创作的插画贴成排,童趣十足。
每天上下学时间,一辆辆“大鼻子”校车穿梭往来,风雨无阻,构成独特的风景线。
“青岛城区道路比较狭窄,孩子上下学常堵车,特别是碰上旅游旺季,更是令人头疼;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学生通勤安全隐患很大。”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交运温馨校车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景舜说。
2011年,青岛市启动首批专业校车试点工程,后被列入市办实事,将亟须校车的农村列入了财政补贴计划。2012、2013年,每年新增校车600多辆。
2023年,青岛城运控股集团交运温馨校车公司正式发布校车运营服务管理团体标准。目前,全市共为450余所学校开通专业校车线路3500余条,每天安全护送12.5万余名中小学生平安上下学。
时间久了,校车成了一个载体,引来更多力量参与其中——
各市区的检察官走上校车,给孩子们上堂“普法课”;青岛市出版集团人员捐赠图书,打造“流动图书角”……
“移动的校车是一个缩影,映射的是全社会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合力。这座城市,也因儿童友好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力量。”青岛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魏鲁华说。
校车稳稳向前,驶过大街小巷。微风吹进车厢,孩子们笑声朗朗,歌声嘹亮。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1日 07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