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14:28:17 来源: sp20241223
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就业”,如何稳就业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就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帮助劳动者端稳“饭碗”。
多管齐下促进岗位扩容
拓宽岗位和增长点是推动规模化就业的关键。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多措并举扩大就业“蓄水池”。
“文旅产业涵盖餐饮、住宿、客运等上下游产业链条,就业容量大、人员密集度较高。就清明上河园景区来说,600亩的景区,就能实现直接就业3000多人。”在文旅产业复苏的烟火气中,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爽代表看到了文旅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文旅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王爽代表建议,政府部门可以针对文旅行业推出一揽子税收减免和补贴政策,助力文旅产业复苏和创新发展。一方面,鼓励企业练好内功,激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引导企业稳定职工队伍,多用人、留住人。
“各部门要协同合作,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变动,灵活调整政策措施,稳定和促进就业。”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百货事业部重百沙坪商场品类销售一部资深主管龚定玲代表建议,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提供就业补贴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扩大招聘。
龚定玲代表认为,相关部门还可以多管齐下开发岗位,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新兴产业。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指导、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创业创新,以此带动就业。
提高职业教育适配度
当前,就业领域存在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对此,代表委员建议,通过提升职业教育适配性,加强职业能力建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就业。
“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民建中央常委、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苏华委员指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存在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不足以及校企合作不紧密、专业适配度不高等短板,因此职业院校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同时加快职教本科建设,提升毕业生就业层次,让职教学生毕业后更“吃香”。
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委员建议,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技师学院、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具备培训资质的企业等,根据政府公开的重点支持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录,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布局开发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开发项目经认定确有实效的予以补贴。
“结合脱贫群众等群体的就业方向,实施差别化支持举措,分层分类开展全产业链培训,以及‘小而精’的靶向技能培训,提升技能储备、培训、就业的匹配度。”马珺委员还建议,开展新产业新业态相关技能培训,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和三产融合发展情况,对中青年劳动者开展电商直播、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技能培训。
打造就业公共服务品牌
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和示范性零工市场;开展“线下+云端”招聘活动,实时发布岗位信息……在代表委员看来,不断提升就业公共服务的精准化、便捷化水平,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重要抓手。
2023年以来,江苏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样衣部部长李承霞代表走访了10多家企业、职业院校后发现,许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同时,很多职校学生不了解企业、不愿进企业。“当前,企业用工难和学生就业难问题并存,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和企业之前存在信息差,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为学生和企业‘牵线搭桥’。”李承霞代表指出。
李承霞代表告诉记者,今春以来,常州各级工会联合人社等部门密集举办“工会帮你来就业”招聘会,通过直播带岗、设置咨询服务台等方式,为求职者提供就业咨询、特困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贴心服务。“这样的招聘会,企业欢迎,学生需要,应该常态化举办。”她说。
“加快建立健全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发挥产业园集聚效能,培育建设一批紧密贴合产业布局需求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统筹推进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许玲委员建议,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促进就业服务工作向规范化、精准化、职业化迈进。加快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与法律服务、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业融合联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发展。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徐新星 陈晓燕 苏墨 朱欣(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