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1:34:15 来源: sp20241122
英歌“出圈”,步履不停。不久前,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演出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精彩亮相。奔放的舞姿、豪迈的气势,带来力与美的震撼,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民俗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从广东的英歌舞,到福建的簪花,再到甘肃的社火……越来越多传统民俗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带动当地旅游热潮。刚刚过去的暑假,福建泉州再迎“簪花热”。泉州古城每日人流量达6万人次以上,每天体验簪花等非遗项目的游客达4万人次以上。传统民俗成为“流量密码”、带动文旅消费,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新亮色,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传统民俗为何能“圈粉”无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独特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俗活动同样如此。东南沿海一带,过去人们多以出海捕鱼为生,便有了祈求平安的游神文化;山西炼铁业蓬勃发展,进而演变出打铁花来庆祝丰收、祈求平安的习俗。民俗活动是自然环境、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共同孕育的“花”。它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情感的表达。透过那些或热烈、或奔放、或欢快的表现形式,我们能看到一方水土的历史记忆,看到蓬勃涌动的生命活力,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与渴望,看到对孝悌礼义等价值观念最朴实隽永的表达……这些别具一格的文化体验、击中心弦的情感共鸣交织激荡,构成传统民俗“破圈”传播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乐见传统民俗的走红,也看到不少走红是源于“野生自发”的力量。想从“一时红”变“长久红”,还需要更多着眼长远的谋划与努力。时代在变化,观众在变化,审美也在变化,这些都对传统民俗提出了新的要求。“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早在二三十年前,汕头后溪英歌队就开始谋求创新,把武术、舞蹈要素融入动作,成功打造出招牌招式,队伍名声大噪。在河南许昌霍庄村,舞龙手艺人看准灯会夜间表演的需求,开发了龙身、龙尾、龙珠都会亮的“夜光舞龙”,店铺一直处于“爆单”状态。实践证明,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推动传统民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传统民俗跟上时代步伐,实现“老树”发“新芽”。
既要向内修炼基本功,也要积极向外拓展传播渠道。今天,借助互联网,民俗活动成功打破空间限制,从一隅走向全国,甚至实现“出海”。这不仅是传播地域覆盖面的延展,更为传统民俗打开了更大发展空间。在广东佛山叠滘,会“漂移”的龙舟在水中上演“速度与激情”。得益于引入专业化的直播团队和商业运维,“叠滘龙船”声名远播,由此带动“龙船经济”风生水起。当地以龙舟文化为主题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如今在国外“一龙难求”。这也启示我们,用好互联网,拓宽传播路,在业态挖掘、商业推广、文创开发等方面下功夫,民俗文化可以更好从小众走向大众,被更多人认识和喜爱。
一位作家感言:“民俗是一条浩荡大河,只有新的洪流不断注入,才能永远充满活力。”今天,我们从悠久绵长的民俗活动中领略文化的魅力、收获心灵的熨帖。前进道路上,尤须采取更多举措,更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传统民俗的魅力,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0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