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团队带教”创新育才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11-22 05:49:29 来源: sp20241122

海军某部新一批飞行学员进行训练。陈超摄

新情况催生新模式——

“团队制”教学应运而生

第一堂航理课上,海军某部飞行学员张洛轩就感受到了满满的“厚待”——课桌被摆成“U”形的教室里,12名学员和5名教官交错围成一圈。置身其中,张洛轩发现,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师生都能近距离交流沟通。

“大家好,我叫刘飞,是咱们教学团队的组长,今后一年时间里,咱们团队将一同成长。”第二教学团队组组长刘飞率先起身做自我介绍。

“我叫张宇亮,是咱们团队的飞行技术助教,今后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来找我交流。”

“我是场站气象台观测员王刚,很荣幸加入咱们教学团队担任保障技术助教,谢谢大家!”

“舞台上的主角总是被追光灯精准照亮。新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就是主角,聚焦于多盏‘追光灯’下。”课后,张洛轩的感受引发同学们共鸣。

从“师傅带徒弟”到团队全方位保障,这是“团队制”教学带来的变化。该部改变以往依靠单一教官培育学员的做法,整合团队资源,探索创新由教官、学员、机关人员和保障骨干组成的“团队制”教学模式,全程调控学员教学训练活动。

转变来自冲击。说起教学改革的初衷,刘组长坦言,新大纲对学员能力有了新要求,训练难度相应提高,战术课目训练时间比例增加近20%。“这些课目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逼着我们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摸索着将知识体系、业务模式等彻底重建。”

直接参与教学改革设计的一名领导,向记者回溯起两件让他感触颇深的往事——

这名领导在塔台指挥时发现,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跑道上由学员们驾驶频频起落的战机,许多动作都需要他调整。有一次单飞考核,一名学员驾驶战机升空后,他在塔台为学员一步步调整操纵动作,最终由他“声控”飞机平稳着陆。“这样‘保姆式’的教学,就算帮他过了关,未来能成为优秀的战斗员吗?”

更让这名领导难忘的,是他带教的两名飞行学员接到停飞通知书。临别时,其中一位飞行学员告诉他:“虽然无缘成为舰载机飞行员,但我会把对飞行事业的热爱永远珍藏在心。”看着学员不舍的目光,他心里五味杂陈。“如何降低淘汰率,提升成才率,是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通过调研,该部党委梳理出人才培养中的“梗阻点”,比如教学内容滞后于人才培养要求,教学中实战化意识不足,学员质量和成长周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等等。

他们发现,在同时长的教学周期内,要想加速从学员到战斗员的转变,实现课堂与战场的无缝对接,必须紧贴实战要求,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这一切,都在呼唤更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团队制’教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从单纯的技术传授变为各学科的综合保障,对每名学员的身体、心理、飞行理论和技术、实战环境考验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科学训练,针对性更强。”该部领导说。

挑选人才、优化组合、实践检验……从单个团队试点,到现在多个成熟的教学团队齐头并进,“团队制”教学之路走过了艰难的探索磨合期,开始收获教学改革的成果。

新模式带来新效益——

“多师协同”释放效能

短短几秒,刚刚还轻盈如燕的战机突然开始震颤,随着角度进一步加大,战机剧烈颠簸起来……在负载和重力加速度的双重作用下,飞行学员何兴瑜极力克服着失速带来的身体不适。

气氛骤然紧张,飞行教官在塔台几次把话筒拿到嘴边又放下。这时,何兴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一连串准确的操作,终于脱离险境。

完成这一险难课目训练,是教学团队对何兴瑜的技术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的大胆尝试。

何兴瑜的飞机平稳落地。当天下午,一场由3名飞行教官、1名机务干部、1名参谋、1名场站保障骨干共同参与的“质量分析会”如期展开,对这次飞行进行全面复盘,提出下一步的训练计划。

机关进行的一次摸底调研显示,学员们普遍反映,“团队制”教学模式提升了学习效率,“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动作也能飞了。”数据也从另一个侧面对“团队制”教学效果进行了印证,该部初教阶段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成才率较往年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

飞行学员韩军鹏所在教学团队中,有安全飞行25年的飞行技术专家,有负责团队管理工作的飞行中队长,还有年仅28岁的年轻教官负责了解学员所思所想和日常生活。技术助教也都是各个岗位的精英,机械技师解读装备运行,气象专业助教讲解场务保障知识,还有机关干部参与其中,对训练把关指导。

“一个教学团队就像监测专家组,每天跟踪检验我训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次我遇到瓶颈时,他们就组织专家把关、集体会诊。”韩军鹏说,“感觉越学越有信心了。”

“机身是全铝构造、平头铆钉,半硬壳式结构……”在讲解“飞机性能与结构”课堂上,第五教学团队负责机务技术的王助教刚刚完成理论讲解,坐在下面的负责飞行技术的柴教官迅速接过话茬,结合飞行实际对具体操作处置做了进一步阐释。

两名教员同上一节课,这在该部不是稀奇事。听着两位教员“无缝衔接”的讲述,学员也纷纷发言或提问。

“这种‘多师协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员和飞行教员的各自长处,有效解决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与飞行训练的衔接问题,最大限度将理论知识向飞行作战能力转化。”该部领导说。

他们还举一反三,将“团队制”从教学领域同步拓展到了考核认证领域。

“这一次飞行,座舱应用感觉挺好。”在飞行模拟器室,第十四教学团队的黄教官手拿考核认证单,给正在模拟飞行的学员陈晨“出难题”,并根据对方表现进行现场打分。

要想拿到“准飞证”,学员们必须经过11项考核内容认证,涵盖理论教育、模拟训练、地面演练、座舱实习等方面。考核结束时,陈晨的手心全是汗,“如果考核不通过,是绝不允许上飞机的”。

“从原来一对一的考核过关到现在成立认证小组对学员开飞、单飞质量进行认证。”飞行大队大队长告诉记者,“团队制”考核认证对每名学员技术能力全方位打分,释放出组训管理的活力和效能,为下一阶段提供重要数据保证。

新标准呼唤新发展——

“票房意识”进阶升级

熄灯号早已响过,飞行教官郭雪阳仍在准备《标准操作程序》这门课。这门课专业性强、比较枯燥,郭雪阳绞尽脑汁制作了课件,使用虚拟操作软件和训练模拟器提高教学效果,准备在“教官之星”授课活动中一展身手。

郭雪阳直言:“课如果讲得不行,‘票房’就可能不理想,‘票房’多次不理想,教官也面临出局。”

郭雪阳说的“票房”,是“团队制”教学实施后的一个新拓展。它改变了以往教官根据学员简历选学员的做法,而是将每名教官的个人简历、精品课等详细资料发放到新学员手中,以学员对教官的认同程度,反选教官。“我们的初衷是促成教员、学员的最佳搭配,提升教学契合度。”该部领导说。

“过去给学员一杯水,你得有一桶水,现在给学员一杯水,你的脑中还要有一条通向未来战场的河道。”一名教官的比喻很形象。如今,学员选教官的得票数已经成为教官们争相提高的硬指标,为了擦亮“名片”,每位飞行教官都在努力提升教学“含金量”。

“学员选教官”改变的不仅是形式,更重要的是台上台下角色的重新认知,以及教学理念的深刻变化。如今,“强教先强己”观念已深植每名教官心中。

前不久,新一批飞行学员入营后便立刻转入体能强化训练。学员们发现,教学团队中出现了兄弟单位官兵的身影,他们运用各种手段,考核学员的体力和意志力极限。

为了把更多的优质资源引入教学,该部组织同批优秀学员成立学员俱乐部互帮互学,邀请优秀毕业学员加入团队进行授课,引入空军学员学习交流,邀请兄弟单位骨干加入教学团队等。“从‘小团队制’拓展到‘大团队制’,我们的团队带教进入了2.0时代。”

“教学模式改革不能见好就收,必须紧紧盯着未来战场需要,不断探索改进。”站在塔台上,该部领导笃定地说。(李琳 时晨光 周小楠 刘任丰)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