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带电机器人作业班:千百次训练,保持“火热”手感

发布时间:2024-12-29 08:55:59 来源: sp20241229

 她,能在飞机制造车间留下“铿锵花火”,也能为视障人士“绘声绘影”;她,能让残破古籍“重现芳华”,也能随着塔吊“冲上云霄”;她,能用医术守护“生命曙光”,也能在送餐路上“飞驰人生”……她,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赞美那些在各自领域书写人生故事的女性们:她,闪闪发光! 

班长肖婷婷(右)正带领班员程双园(上)、李钰莹(左)进行操作训练。

班长肖婷婷(右)正带领班员程双园(上)、李钰莹(左)进行操作训练。

作业班正在操控机器人安装验电接地环。

作业班正在操控机器人安装验电接地环。

班员程双园(左)从班员李钰莹(中)手里接过机器人部件进行安装。

班员程双园(左)从班员李钰莹(中)手里接过机器人部件进行安装。

“车子往里开点!”

“机械臂再往上!”

“好好好,这个角度可以顺利作业。”

2月27日,国网武汉供电公司实训场,班长肖婷婷在地面指挥着两名班员,操作带电机器人进行作业。

这个由3名女性组成的作业班成立于2023年,平均年龄29岁,有个少见的名字——女子带电机器人作业班。也因此,让人心生好奇。

取得带电作业证是操作带电机器人的前提,这对肖婷婷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一开始我恐高,爬电线杆4、5米就受不了。”但她知道,不能完成登杆作业就无法取得证书。“感受到压力,我瞬间就不恐高了,一口气爬十几米都不怕。”现在,肖婷婷不仅能够熟练地操作各种高科技设备,还带了两名徒弟——程双园和李钰莹。

班员程双园登上15米高的电线杆,利用绝缘杆带电搭接引线。

班员程双园登上15米高的电线杆,利用绝缘杆带电搭接引线。

班员程双园(左)、李钰莹(右)正在穿戴绝缘服,做带电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班员程双园(左)、李钰莹(右)正在穿戴绝缘服,做带电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班员们互相帮助穿戴绝缘服。

班员们互相帮助穿戴绝缘服。

程双园和李钰莹刚进班组时,彼此不熟悉,工作上配合得也不那么完美。“刚在一起做搭档时,她怪我机械臂没调到位,我怪她操作机器人不熟练。”程双园笑称。通过大量枯躁重复的训练,以及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她们练就了一双巧手,也提升了彼此配合的默契程度。

“现在程双园和李钰莹配合得不错,好得像一个人!”肖婷婷说。

虽然是机器人作业,但离不开人的经验判断与操作配合,肖婷婷向记者介绍,“机械臂停在什么位置、机器人操作距离够不够、作业高度是否安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长期训练和实战中积累经验。”

有一次,在武汉市汉阳区四台工业园综合类不停电作业现场,带电机器人与其它不停电作业项目合作搭接一根引线,由于引线弧度不满足机器自动识别要求,加上现场光线强度大,机器人自动定位系统受到光线干扰,无法进行下一步操作。肖婷婷回忆,当时用了近三个小时,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员,最后才将任务完成。

班长肖婷婷(右)正在记录班员李钰莹(左)操作机器人的实训情况。

班长肖婷婷(右)正在记录班员李钰莹(左)操作机器人的实训情况。

班长肖婷婷正在给班员程双园、李钰莹讲解保电车作业的注意事项。

班长肖婷婷正在给班员程双园、李钰莹讲解保电车作业的注意事项。

班员程双园正在利用vr设备,练习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

班员程双园正在利用VR设备,练习绝缘斗臂车带电作业。

有了前车之鉴,女子带电机器人作业班在没有外出作业的情况下,会在实训场模拟出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带电作业训练。

“成百上千次的重复训练,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火热’的手感,只为在实际作业中更细致、更精准,保证顺利完成任务。”肖婷婷说。现在作业班班员之间默契度非常高,操作机器人设备也更得心应手,甚至可以做切割1毫米电缆绝缘层而不伤线芯的精细活。

人民网记者 周恬摄影报道

策划:姚奕、刘军涛

记者:邱宇哲、翁奇羽、郝萍、卢鹏宇、王初、 赵竹青、阎梦婕、严立政、周恬、刘祺、宋烨文、龚莎

编辑:单芳、陈悦、雷霁

海报:王远希、杨斌

(责编:陈悦、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