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7:39:20 来源: sp2024111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了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表重要论述,为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意义、前进要求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认识战略意义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必然选择,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关键作用。一方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堵点卡点,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有机统一,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主要包括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结构体系,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和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产业组织体系,创新性强、技术先进的产业技术体系。从战略全局来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促进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具体实践来看,现代化产业体系致力于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之举。从国内来看,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发展稳步推进。但是,产业链还存在大而不强、宽而不深、全而不精等问题,与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从国际来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一定影响。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从产业层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也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明晰前进要求
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从要素协同的角度,赋予了产业体系新的内涵,明确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其中,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无论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还是新兴产业培育壮大,都离不开先进技术迭代更新;现代金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血液系统,要使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人力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要条件。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强调创新引领,是因为通过科技创新可实现产业发展动能转换。要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需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的引领作用。强调协同发展,是因为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可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具体来说,就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强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发挥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让各类优质要素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从维护产业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的更高要求。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主要是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而言的,竞争力强则主要是针对产业发展而言的。自主可控主要强调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各经营主体和各类生产要素具备把控能力,尤其是关键领域的技术和产品不受制于人,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安全可靠主要强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高效畅通,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力支撑;竞争力强主要是指产业必须具备市场份额大、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和产品质量优等特征,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要吸取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脱实向虚”的教训,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出口市场低迷、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刚性上涨以及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当今世界制造业竞争激烈,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必须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壮大。
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适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完整性和先进性可以促进和提升产业体系的安全性,安全性又是建设具有完整性和先进性产业体系的重要保障。强调完整性,主要是为了巩固并提升我国产业门类齐全和体系完备优势,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强调先进性,主要是为了加快形成我国在产业技术、规模、效益和布局等领域的领先优势,进而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快建设具有先进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实现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先的跨越。强调安全性,主要是为了确保产业体系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有效抵御或迅速恢复。随着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加快建设具有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将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顶层设计,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把握建设重点
围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这为我们把握建设重点、避免走入误区提供了重要参考。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加强金融、财政、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将发展重心锚定实体经济,保持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巩固我国完整产业体系优势,避免经济脱实向虚,凸显了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性,指明了当前最需要从市场、企业、宏观调控等层面综合发力、重点突破、重点推动的政策方向。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涉及各类生产要素、诸多细分行业、各个微观企业、不同区域分工协同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尊重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脱离自身条件和比较优势搞盲目重复建设。就不同区域而言,要充分结合要素禀赋特征和产业发展情况找准方向、精准发力,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目前三次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看,不能片面地强调发展任何一个产业。一、二、三次产业的互补共赢,需要各类要素的匹配跟进。只有让产业部门和要素部门紧密配合、深度协同,全面提升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对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撑水平,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引培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才能打造强大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最终建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决不能搞“一退了之”,必须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持续增强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开放的产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在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闭门造车意味着落后和被淘汰,要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强化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跟上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开放合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互动融合。能否构建开放合作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着我们能否在国际竞争和未来发展中赢得战略主动。只有与国际产业体系接轨,才能更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中保持不断进取的创新活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林木西、王聪分别系辽宁大学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