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5:25:29 来源: sp20241123
【各抒己见】
作者:肖光文(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近日,《光明日报》教育周刊组织并刊发《躺平绝非人生正途》《躺赢只会输掉人生》《惟有奋斗不负此生》三堂思政大课,聚焦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热点难点问题,引发高校师生热烈讨论,产生广泛反响。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思政课教师应以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应对新时代思政课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不断深化思政课改革,在守正创新中讲好新时代思政课。
坚定理想信念,理直气壮讲好新时代思政课。思政课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理想信念要坚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做到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相统一。这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把课讲好,在一言一行中展示出科学理论的真理魅力,还要求思政课教师做人端正,在教书育人中展现人格魅力,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思政课教师要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从经典著作中汲取真理的力量,进一步坚定科学信仰,做到虔诚而执着、至诚而深厚。当下,特别要深入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结合新时代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学情,坚持自信自立、担当作为,让自己热情饱满、精神振奋地走入课堂,走上讲台,讲出思政课的知行意。
强化学术研究,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讲好一堂思政课,不仅要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要以理服人。思政课本质上是讲道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把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讲透彻。思政课教师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因此,思政课教学离不开强有力的学术研究支撑。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都是基本功,两者不可偏废。教学需要科研,科研服务教学。特别是当教师面对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问时,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养,才能予以正确解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设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于思政课教学,为教学提供深厚学理支撑。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应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主动以学科建设的各类理论与实践成果支撑和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教学引导科研、科研支撑教学的良性循环。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动教学话语转换。在笔者看来,思政课讲授是一种德育叙事,这种叙事要有合适的载体,即教学话语。思政课教师通常把教材作为教学基本依据,但这还远远不够。在教学中,如果仅从教材出发,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讲好思政课,需要有一个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过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实现教学话语有效转化。实现话语转换,不仅要善于用学术话语讲好政治,还要善于用日常话语讲透理论。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将理论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话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思政故事,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化语言讲述理论,不断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当然,做好此事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吃透理论,还要做到既能通俗化又避免庸俗化。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教学感染力。思政课教学应该是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要让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思政课教师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变革教学方式方法。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是统一的,但教学方式方法则可以多样化、多元化。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情,应开发符合各自特点的差异化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以“00后”年轻面孔为主,思政课教师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心理特点,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改变传统刻板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教师持之以恒地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真正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
拓展教学思路,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思政课不能仅仅止于课堂,更要延伸拓展至社会生活。讲好思政课,必须拓宽教学思路视野,用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拓展实践教学途径,创新讲授“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用新时代伟大变革的生动实践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大思政课”之大,大在是一门社会大课、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善用“大”的资源、汇聚“大”的合力。一方面,组织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一线打造社会大课堂,实现学校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有效延伸,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为青年学生构筑精神基石、夯实人生根基;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整合多方社会资源,扩展课堂半径,形成覆盖课堂、校园、社会,“点线面”一体的思政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营造启智润心的育人氛围。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21日 15版)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