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2:26:22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社 北京9月30日电 题:“岂曰无声?河山即名!”——台青在北京西山缅怀英烈
中新社 记者 朱贺
“我其实很难完全体会他们的精神,黑暗中,究竟靠什么支撑下去?”秋雨初歇,走进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台湾青年傅东尹在纪念碑前久久驻足,“我想,指引他们的光,是要带身边人乃至全台湾人走向更好的生活。他们愿意为此奋斗下去,将生死置之度外。”
9月30日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当天上午,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庄重静谧,无名英雄纪念碑伫立无声。傅东尹等80余位台湾青年受全国台联邀请到此缅怀英烈。纪念广场落成于2013年,为纪念20世纪50年代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事业牺牲于台湾的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
9月30日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80余位台湾青年走进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缅怀英烈。 中新社 记者 朱贺 摄“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广场巨幅景观墙上,一首五言诗讲述着数十年前英烈所经历的惊涛骇浪。拾级而上,傅东尹在台基一层花岗岩侧壁找到了伯公的名字。
伯公是爷爷的哥哥。傅东尹曾在爷爷口述中拼凑出这位长辈的形象:土生土长的台湾本省人,青春壮年在云林投身理想事业,却在白色恐怖时遭遇不测。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广场上,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为原型的英雄塑像前,台湾青年向无名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致敬。经各方查找发现,截至目前,已有846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广场墙壁上。“民族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纪念碑铭文写出英烈悲壮义举。
9月30日,80余位台湾青年在北京西山瞻仰无名英雄纪念碑。 中新社 记者 朱贺 摄“当年不少烈士像伯公一样,即便上级被捕,仍边逃亡边继续自己的工作,直至牺牲。”傅东尹说,伯公和爷爷生活的时代遭遇过日本殖民统治,因此更渴望和平、渴望有尊严地活着,“如果伯公看到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他应该会很高兴”。
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的柳濂,在墙壁上发现了北平辅仁大学“校友”刘光典的名字。“面对生命危险,他们秉持着超凡的勇气和毅力,这样的工作非一般人所能为也。”柳濂说,这是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英烈留下的精神财富与当今两岸青年紧密相关,“我们需要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台湾高中生王晓溪说,“就算没有留下名姓,但心中有自己的主义和理想,我想他们一定很愉悦。”
王晓溪的外公曾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入狱,母亲每年都参加在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举行的秋祭,也鼓励她多参与两岸交流活动,走进大陆开拓视野。
瞻仰毕,台青一行走下西山,天已放晴。“希望更多台湾青年冲破信息壁垒,勇敢跨越海峡,与大陆同龄人坦诚交流。”回答 中新社 记者关于“青年人可以做什么”的问题时,中国政法大学台生齐叶新如是说。王晓溪则表示,她愿尽微小的力量为两岸和平做些事。(完)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