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民心相通之旅|国际民间人士参访安吉 聚焦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23 07:15:18 来源: sp20241223

人民网安吉10月13日电 (周雨、张荣、彭昱凯)十月的江南丹桂飘香,依旧绿意盎然。10月12日,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邀请的十余位国际民间人士参访了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感受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守护“绿水青山”聚焦低碳发展

竹海绵延,青山苍翠。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

“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生活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代表团里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北京大学博士生撒普尔在中国生活了8年,这是他第一次来浙江省。看着安吉余村绵延的绿色山丘和碧波荡漾的水面,他说:“没想到安吉的风景这么秀丽。”他还表示,今后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乡村建设,青年一代都应该肩负起责任。

上个世纪的余村依靠三座矿山和一个水泥厂,走上了快速致富的道路。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提出,余村人意识到自然资源、环境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和财富。于是村民关停水泥厂,探索转型路径——搞起了农家乐、民宿,通过探索“度假旅游”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绿色发展之路。此外,从“绿色用能”到“零碳”生活,余村还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如今,承载着余村发展历史的老水泥厂被改造成了一座乡村图书馆。青年图书馆外自行发光的生命之树,每天会把碳排放情况通过亮灯展示出来。马耳他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教师马丁·阿佐帕迪感慨:“环境保护、零碳、碳中和、开放空间、草莓种植……这里实在有太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理念了。”

“增进民心相通”国际民间人士代表团参观安吉大竹园村。人民网记者 周雨摄

“增进民心相通”国际民间人士代表团参观安吉大竹园村。人民网记者 周雨摄

沿途中的竹林。人民网记者 周雨摄

沿途中的竹林。人民网记者 周雨摄

以竹为业 打造文化之旅

沿着安吉灵峰街道,代表团来到了大竹园村。近年来,大竹园村依托茂密的竹林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突出“家文化”特色主题,打造了一个集生态观光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型美丽乡村。

“增进民心相通”国际民间人士代表团参观安吉竹博园大熊猫馆。人民网记者 周雨摄

“增进民心相通”国际民间人士代表团参观安吉竹博园大熊猫馆。人民网记者 周雨摄

而在集竹海观光、竹文化体验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竹博园里,最爱吃竹子的大熊猫毫无疑问成为了最受大家欢迎的观赏对象。竹博园还提供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可以亲手制作竹编艺术品,或体验竹子栽培和养护的课程。

一路上,代表团品尝到了安吉特有的“竹饮”——一种竹叶做的饮料,还饶有兴致地逛起了纪念品商店。在这里,用竹材雕刻成的工艺品、竹编小包,竹子八音盒等商品琳琅满目。

马丁爱不释手:“这些竹制品太精美了!当地人把竹子利用得很好,不仅做成了各种手工艺品,而且到处都能感受和竹子有关的文化。”

安吉露营地。人民网 彭昱凯摄

安吉露营地。人民网 彭昱凯摄

返乡创业 激活乡村发展潜力

“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平衡工作和生活,回归乡村的大自然怀抱。不一定非要去大城市过‘白领生活’,返乡创业依旧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国际人才科创发展集团总裁冯俊峰在讲述自己返乡创业故事时说。对此,南非非国大议会党团研究员姆博洛·茜弗卡齐深表赞同。她表示,年轻人返乡创业为安吉注入了新活力。

大余村青年人才社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入驻。2022年,安吉天荒坪镇结合大余村产业发展实际,创新推出“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诚邀全球英才共享发展机遇,共创乡村振兴绿色事业。

孟加拉国channel 24电视频道主持人伊斯拉特·阿敏在安吉接受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 张荣摄

孟加拉国Channel 24电视频道主持人伊斯拉特·阿敏在安吉接受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 张荣摄

来自孟加拉国Channel 24电视频道的主持人伊斯拉特·阿敏对记者说:“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回到他们的家乡发展。人们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这种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借鉴。”

听了冯俊峰的故事,马丁对他说:“祝贺你取得的成就,真的很了不起。我打算把你的故事当成教学素材,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课题研究。”

(责编:于洋、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