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评:描摹金秋好“丰”景,农业“金扁担”越挑越稳

发布时间:2024-12-25 01:44:44 来源: sp20241225

  神州大地,满眼金黄,秋粮收获正酣。农情调度显示,西北已收近九成,西南、黄淮海过八成,东北过七成,长江中下游和华南近六成。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秋粮收获进入最后阶段,不失时机抓好秋收各项工作,对于端牢手中的“饭碗”,保障全年粮食丰收大局至关重要。广袤田野传来“单产提升”的喜讯——粮食单产提升工程从去年只有玉米扩大到今年的玉米和大豆。在当前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单产提升为奋斗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增添更强信心和底气。

  粮食丰收,全局主动。今年的时间“进度条”即将拉满,全年仅剩下2个多月的时间。抢抓农时做好粮食生产,让“大国粮仓”装满优质粮,让14亿多人的饭碗端得稳稳的,这是当前的大事要事。“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从乍暖还寒时抓好春耕备耕;到盛夏时节统筹抓好“三夏”生产,夺取夏粮丰收;再到金秋时节全国下好“一盘棋”,统筹抓好秋收工作……粮食生产环环相扣,季季衔接,大国粮仓根基越来越“稳”。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各地要坚决扛牢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全力以赴挑稳“金扁担”,推动秋收秋种一体向前,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挑大梁”,多做贡献。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安徽考察时对农业生产进一步作出部署。粒粒粮食,念兹在兹;造福农民,满含关切。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做好农产业发展,是提升农业“附加值”“含金量”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各地立足资源禀赋,着力强特色、提品质、树品牌,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放眼基层,“数商兴农”让数字舞动在田间地头,“快递进村”有效将农产品从“深闺”带到更广阔的市场,“田间工厂”让农产品就地变商品,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主角。特色优势产业有效拉动就业的同时,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种粮也能致富,“土特产”文章越写越精彩,农民奋斗在田间地头、乡村大地,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描摹金秋好“丰”景,夯实“三农”压舱石。只有挑稳“金扁担”,才能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58个国家2.58亿人陷入突发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我国是人口大国,端牢14亿多人的饭碗,始终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头等大事。尽管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较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市场供应充裕,但我国也面临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粮食稳产增产难度加大、流通体系有待完善、加工能力有待提升、节约减损有待规范等诸多问题挑战。

  问题点就是突破点,亦是重点发力的“靶心”。强农兴农,我们不仅要抓好眼前的粮食生产,推进秋收秋种有序开展,更要从长远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好农业现代化的种业“芯”;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更多耕地从“望天收”转向旱涝保收;需增强政策供给,更好完善种粮农民的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等,充分调动种粮大户、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端牢端稳端好中国人的饭碗。(作者 周军)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