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解(我和中国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24 01:03:10 来源: sp20241124

  友谊的河流,时而平静流淌,时而波澜起伏,却奔流不息,永不干涸。在我看来,拉丁美洲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谊亦是如此。

  我来自阿根廷。从20多年前第一次访问中国迄今,我一共到过中国33次。与众多中国朋友结下的友情常常触及我心灵深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也领悟了很多。

  在中国,我总是被创新的激情鼓舞。

  虽然来过那么多次,但我从不认为自己对中国的了解足够深刻。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我每次到访中国都能发现这里的社会面貌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支付手段的日新月异尤其令我感到惊讶。每次到北京,我都会住在王府井大街边的一家酒店。那里除了交通便利,附近的购物、餐饮、文化娱乐设施也很齐全。

  我特别喜欢逛王府井大街边的一家大型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经常在这里为家人和朋友选购礼品。以前,信用卡支付在中国并不常见,因此,我一直使用现金支付。随着时间的推移,信用卡在中国各地风靡一时。现在,数字支付成了主要支付手段。还记得第一次在超市看到一位耄耋老人用手机完成了支付时,我深感震惊。

  在我看来,数字支付是中国人民运用科技创新服务生活的体现。除了数字支付,中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改革,人们拥抱创新,转化运用科技成果,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喜欢探寻这里发生的新变化,也因此深受鼓舞。我相信,未来中国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

  在中国,我常常体会到“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

  在四川参观乐山大佛时,我与一位中国友人就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进行了探讨。此前我仅仅是把阴阳理解为万事万物对立的两面,但这位友人解释说,阴和阳对立统一、相互转化,中国人更看重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这让我茅塞顿开:阴阳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在正确看待两种差异较大的文明方面,如果双方站得更高,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客观地观察对方,也许就能看到双方的互补性和共通之处。

  我由此联想到,不同国家的人们受到文化差异影响,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角度各异,如果能保持更加开放心态,客观看待差异、平等相待、彼此倾听,或许就能从中得到更多灵感,找到不同国家、不同民(种)族、不同宗教信众和平共处、和谐相待之道。

  在中国,我深刻体会到加强交流、相互了解的重要性。

  我曾有机会访问中国西藏自治区。在我的脑海中,拉萨是一个纯净却封闭的地方。飞机降落后,我在那里的所见所闻与我想象中的图景大相径庭。我遇到一名身着红色僧袍的年轻僧人,他坐在那里使用手机查阅信息,这和世界上大多数地方的年轻人一样。后来我才得知,现代通信设备和技术早已在西藏普及。西藏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也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奔跑。

  中文有一个成语“冰山一角”,是指整个事物中已经显露出的很小的一部分。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由于冰的密度比海水小,冰山露出海面的体积往往只占其总体积的10%左右。大多数时候,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容易停留在其表面。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让我更加懂得谦虚待人、冷静处事。对于新结识的人或出现的新事物,也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要仔细观察、多方了解,不断加深自己的认识。如果能够摒弃成见和偏见,尝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我们就能跨越文化差异,增进相互理解。

  我的中国故事还会继续下去。我希望能和更多的中国人接触、沟通、交流,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获得更多启发,为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作出贡献。

  (人民日报 作者为阿根廷—中国民间合作协会创始人)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