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22:33:43 来源: sp20241114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5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根本路径,擎信仰之炬,育时代新人。
“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今年1月20日至21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在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举办。来自各地高校的数百名思政课教师,经过前期“云上大练兵”备赛磨课、网络评审筛选,最终呈现出12场精益求精的教学展示活动,10余万名思政课同行在线上观摩助威,直播收看量超过76万次,集中反映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战线的良好精神风貌和教学建设成果。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
从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到给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再到观摩中国人民大学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深刻思考,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
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思政课建设行稳致远。
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长期以来,思政课建设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培养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为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5年来,思政课建设成为学校党建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评估标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全程参与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
“请问老师,我怎么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30多年前,安徽师范大学教师路丙辉创办“丙辉漫谈”,学生说出困惑,老师解答辅导。路丙辉的抽屉里,珍藏着由学生提问的小纸条积攒而成的书册。
一名教师,一群学生,一问一答,各抒己见。30余年,举办数百期线上线下活动,“丙辉漫谈”浸润众多学生心田。用心、用情、用创新的方式,把道理讲到学生心坎上,路丙辉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在他的影响下,学生曹克亮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在中国计量大学思政课堂开展“克亮漫谈”等活动,以情化人、用心育人。
强化引育并举,夯实教师队伍“主力军”。
吉林健全兼职教师制度,选聘优秀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专家、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等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宁夏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指导各校采取引进、转任、培养等方式,确保思政课教师全部按要求配备到位;北京科技大学通过“校外人才引一批、校内教师转一批、应届毕业生招一批”,优先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努力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在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上下足功夫。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5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增至14.5万人,专职教师超过11万人,综合师生比总体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整体结构明显优化,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人才支撑。
提升专业素养,用好立德树人“大课堂”。
“中老铁路是一条通往合作共赢、展现两国友谊的幸福路。”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刘倩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换为生动的思政课素材,与学生深入探讨大国责任、大国担当。
用虚拟现实观影、用弹幕互动,和学生一起刷微博、拍视频日志,越来越多思政课教师丰富课堂内容,贴近学生喜好,着力打造让更多学生爱听、能懂、真信、笃行的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
5年来,思政课集体备课会、骨干教师研修班、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等活动持续举办,思政课教师培训实现常态化、全覆盖、分众式;河南、四川、陕西等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与育人水平。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广大思政课教师心中落地生根。
如今,这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逐渐配齐建强,一批批优秀人才加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播种信念、夯实信仰、守正创新、培根铸魂。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近年来,每年秋季学期开学,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总会如约而至。全国亿万名中小学生守候在屏幕前,共上一堂“大思政课”。
在数字版《清明上河图》前,浙江大学研究员金晓明带领同学们走进光影世界,品鉴“外卖小哥”“宋代人租车”等轶闻趣事,开启一场“千年画中游”;在遥远的太空中,神舟十六号乘组通过天地连线,鼓励同学们保持好奇、努力探索、坚定前行……
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到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再到国防教育、科技创新,2023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嘉宾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奋斗足迹,传播知识、传授美德,鼓舞广大青少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思政课建设内涵发展指明了方向。
善用“大资源”,实现启智润心。
前段时间,上海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的学生们迎来一堂印象深刻的思政课。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一件馆藏珍贵文物——《新青年》。通过讲解,学生们感受到革命文物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
讲历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感悟思想之光;讲故事,从中华民族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先进典型的故事中补足精神之钙;讲实践,从打赢脱贫攻坚战、筹办举办北京冬奥会中汲取奋进力量。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是讲好“大思政课”的丰厚资源。
搭建“大平台”,汇聚育人合力。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将“大思政课”开到了“大飞机”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渭州学校与20多个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带领学生体验非遗扎染、参观中药材“百草园”……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益结合,育人主体和渠道不断丰富。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重点打造200个高校思政类公众号,2023年发布“10万+”文章近1100篇,阅读量达6.6亿次;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等连续3年举办“云上大思政课”,全网流量累计超过100亿次……线上线下共绘育人“同心圆”,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5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学校共同努力下,更多高水平的思政“金课”不断涌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育人格局逐步形成,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夯实人生根基,助力其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8日 01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