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 丰富政策“工具箱”

发布时间:2024-12-21 14:18:32 来源: sp20241221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电 (记者黄盛)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获悉,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从28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期限由短至长,央行现有流动性投放工具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1个月到1年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此次央行在现有工具基础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此举是今年以来继临时正逆回购、国债买卖后,央行再次推出新工具,将进一步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什么是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据记者了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通常被视为市场短期利率的风向标。当央行实施逆回购操作时,其回购利率往往低于市场回购利率,这有助于抑制市场回购利率的上升,可能使得市场短期利率呈现下降趋势。逆回购操作通常被视为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意味着央行在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这种操作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心理预期,对股市和债市产生积极影响。

普遍逆回购操作期限通常为7天,2020年以来最长期限为14天,主要是为平滑月末、季末和国庆春节假期带来的资金面短期波动,而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期限不超过1年,主要针对是11月和12月分别有高达1.45万亿的1年期MLF到期。

据央行介绍,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回购标的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等。操作结果将通过央行官网相关栏目对外披露。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分析团队认为,买断式回购相对于质押式回购,最大的不同是债券的所有权在交易中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央行在回购期间拥有相应债券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这将提高标的债券的流动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此向记者表示,为了对冲高额MLF到期带来的资金面波动,央行需要进行对冲。此前对冲的方式包括大额续作MLF乃至降准等,本次启用期限不超过1年的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则是在降准空间有限,MLF政策利率色彩淡化背景下,对冲大额MLF到期的政策工具创新。

王青认为,此举一方面可以平滑大额MLF到期引发的资金面波动,有助于保持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或意味着11月和12月将不再大额续作MLF,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进一步淡化;考虑到央行已恢复二级市场国债买卖,后期MLF调节中期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淡化,MLF余额或将逐步减少。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在此节点上推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利于更好对冲四季度中期借贷便利集中到期,更有能力维护年末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央行此举既是自身操作工具的丰富,也可对市场发展买断式回购业务形成示范作用,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

(责编:罗知之、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