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6:53:15 来源: sp20241201
巡逻分队官兵向任务点位攀登。郑晓林 摄
天刚蒙蒙亮,一阵清脆的哨音,打破了喀喇昆仑的宁静。
冰莲山下,新疆和田军分区某边防团冰莲山边防连巡逻分队迅速集结完毕。队伍前面,几名即将退伍老兵身姿笔直、目光坚毅,准备执行最后一次巡边任务。再过几天,他们就要告别军营。
出发前,指导员带着老兵来到连队老营房遗址。这是上世纪60年代首批守防官兵,在没有机械化设备情况下,顶严寒、冒风雪、抗缺氧,靠着双手在冰峰上垒出来的。“大家马上就要离开了,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老营房,传承先辈精神,走好前行之路。”顺着指导员手指的方向,老营房一旁的山坡上,前辈们用铁皮罐头盒摆出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踏上巡逻路,老兵郝强心潮澎湃。望着眼前一处冰川,他下意识摸了摸随身携带多年的绳索,思绪也一下回到2021年。
那是他第一次前往某高地执行保通任务,郝强和战友每人背负大约15公斤重的设备。到达这处海拔5500多米的冰川时,只见坡面被冰雪覆盖,坡度接近80度。攀爬过程中,他脚底冰块断裂,身体滑下陡坡,头朝下栽进1米多深的雪窝里。战友赶紧上前,提着脚将他“拔”了出来。
再次攀爬时,指导员对队伍顺序做出调整:干部骨干背负重物,穿插在队伍中间,同时注意保护身边战友。班长卜恒拿出一条绳索,将一端绑在自己腰上,叮嘱大家握紧绳索排成一队。
寒风夹杂着霰粒,扑打在官兵脸上。队伍最前面,指导员手拿冰镐边走边刨,小心翼翼为大家开辟通路。班长骨干穿插在队伍中间,用腰间绳索固定着整个队伍。郝强和战友们握绳踩着脚印徐徐前进。
负重登山,不少官兵有些喘不上气,双腿如灌铅般沉重酸胀。但是看着干部骨干负重前行的身影,郝强和战友都咬牙坚持下来。那段时间,他们每天奋战10多个小时,成功将设备架设到任务地域,高标准完成了保通任务。
如今,再次站在冰川下,眼前的陡坡也让几名新兵倒吸一口气。
“大家握紧绳子,踩着我的脚印慢慢往上爬!”这次,郝强掏出绳索,像当年班长带自己一样,走在本班队伍最前面,不时叮嘱新兵跟紧脚步。山高坡陡,大家手脚并用奋力攀爬,碎石和冰块不时从脚下滚落。
“昆仑,携笔从戎的开始;边防,韶华和热血的交织……”攀爬途中,来自四川的彝族老兵阿者马立情不自禁地轻哼起连歌《冰莲山的青春》。这是下连后班长教他的第一首歌,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想到即将退伍,他忍不住红了眼眶,向新战友讲起他第一次参加巡逻任务的情景。
那天,气温骤降,风雪肆虐,暴露在外的皮肤像被刀割一样,手脚很快冻得失去知觉。快到山顶时,阿者马立一脚踩空,右手臂和大腿被冰碴划出几道口子。大家让他就地休息等待返程,他咬着牙说:“宁可透支生命,也要坚守使命。”这是喀喇昆仑边防军人坚守的誓言,他下连后就一直刻在心里。
“巡边一条绳,官兵一条心。”为了不让初次巡逻的阿者马立留下遗憾,谭班长和老兵巴斌搀着他,一步一步向点位攀爬,坚持完成了巡逻任务。回到营区,有美术特长的阿者马立将战友在雪海中的背影画在了戍边石上,取名《冰莲战士》并珍藏在床头柜里。
“这里长不出草也长不出花,石头是唯一的装饰物,大家看到好的石头,哪怕是山高路远也会背回来。”临近退伍,阿者马立每天加班加点为连队和战友画石头画:有革命前辈的雕像,有搏击长空的新型战机,有战友们刻苦训练的剪影,也有执行完任务后满是冻疮的双手……一块块平平无奇的石头,在他的笔下变得栩栩如生,装点着营区各处。
“老兵的石头画我们都会好好保存,他们在连队的故事也会被写进连史。”指导员说,为了传承连队精神,连队前辈曾定下人人写连史的规矩,大家在连队奋斗的经历都会被详细记载。
坡越来越陡,巡逻分队官兵互相帮助,终于到达了山顶的执勤点位。抬头远眺,巍峨的雪山在阳光映射下,散发出淡蓝色的光芒,恰似一朵绽放的冰莲。
“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即将退伍老兵与新兵一同举起右拳,重温军人誓词。嘹亮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喀喇昆仑。
再见,冰莲山。(杨满库 黄路飞 吴安宁)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