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整版观察: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发布时间:2024-12-15 12:25:31 来源: sp20241215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5日
第 09 版)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5日 第 09 版)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大制度保障(人民观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

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

国泰民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国家安全方面提出“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的改革目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以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人民幸福的生命线。”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顺应了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现实需要。

维护国家安全、赢得伟大斗争的题中之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历史反复证明,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软弱退让求安全则安全亡。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明显加大,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性、全域性、系统性更加突出。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为引领,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安全体系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形成体系性合力和战斗力,从而始终掌握国家安全工作主动权,领导人民赢得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条件,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保障。人类现代化进程表明,发展和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没有发展的安全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没有安全的发展是脆弱的、不稳定的。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必须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之一,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平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更优的平安“供给”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提升守护人民群众平安、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层次和水平,让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

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新时代,平安中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平安已成为中国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推进理论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能力全面增强。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强盛。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百年奋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掌握主动地位,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全面增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完善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负责制,颁布《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从制度上强化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全面增强,使我们牢牢掌握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历史主动、战略主动、全局主动。

形成科学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的能力全面增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既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完善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实现基础领域、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国家安全协同治理和共同巩固,推动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不断增强。各项科学部署全面落实,推动国家安全工作整体效能全面提升,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底气更足、信心更足、成色更足。

始终居安思危,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能力全面增强。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风险。我们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组织开展涉港、涉台、涉疆、涉藏、涉海等斗争,有力回击外部打压遏制;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战胜洪水、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侵扰;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有效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加强源头治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加强风险隐患排查,避免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等等。我们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必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当前,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迫切需要相比,我国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比如,国家安全防护体系联动协调还有短板,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等涉外国家安全工作还有不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我们要突出实战实用鲜明导向,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汇聚强大系统合力。要立足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积极推进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数据安全等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立法,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优化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方针、目标、中长期规划,切实发挥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引作用。完善国家安全政策体系和重点领域政策举措,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完善国家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做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创新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高运用科技手段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

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关键是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全流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提升生物安全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将安全监管贯穿到人工智能设计研发、部署应用和评估维护全过程,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筑牢社会稳定根基。社会治理体系科学合理,国家安全工作才能事半功倍。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平安联创的局面,确保社会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保持安定有序。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善于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整合市域资源力量,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的组织架构和组织方式。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对动态环境下社会治安的控制力,把握社会治安工作主动权。

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加强涉外国家安全机制建设是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主动塑造有利外部环境的必然要求。要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同周边国家在网络、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安全合作。强化海外利益和投资风险预警、防控、保护体制机制,加强对涉外法律风险、社会安全风险等评估,增强中国公民、法人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充实法律“工具箱”,提升涉外法律斗争能力。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破解人类安全困境提供中国方案。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观察者说)

吴晓林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朴素追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之一就是“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这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平安越来越高的需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牵涉更广、难度更大、挑战更多、担子更重,也更具现实意义。其中,社会治理一头连着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冷暖,是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关键一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作为“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是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随着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社会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各种风险挑战的联动效应更加明显。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越向纵深推进,触及的利益矛盾越复杂尖锐,遇到的干扰就越多、阻力就越大,必定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更加需要社会治理在体制机制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此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希望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这都要求我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从而更好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安全问题,更加有效地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平安中国,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作出顶层设计,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有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推动平安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例如,我们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中央层面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省、市、县三级逐步建立健全相应的协调机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基层管理机制经验不断推广,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村(居)民小组自治、楼宇自治、小区自治等“微自治”探索不断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蓬勃开展,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我国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让人民群众切实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新征程上,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必须在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把握好关键着力点。要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建引领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丰富手段载体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但党建引领不等于“党建包办”,不能事事处处全靠党员、仅靠党员,否则就无法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正确认识党建“引”和“领”的作用,既通过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又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要更好地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既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的重要目标,也是重要方法。当前,在党组织领导和党员示范带动下,大量社会组织活跃在各个领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扩大社会组织有序参与。要把现代科技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许多地方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运用于社会治理,以治理手段创新驱动治理机制创新,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我们要用好现代科技特别是新一代数字技术,促进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治理,加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切实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让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让社会治理更具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安全需求。

(作者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筑牢安全底板 守牢安全底线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范维澄 许 欢

当前,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各类灾害事故时有发生,一些重大安全风险依然存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必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就“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固本之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以高效的应急管理守护人民平安。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大安全是指国家安全是全面、系统的安全,是共同、整体的安全,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等诸多领域,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并将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大应急是适应大安全理念的应急管理,意味着在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安全风险、统筹各方力量资源,增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必须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确保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要明确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单位职责,完善调度指挥、会商研判、业务保障等设施设备和系统,加强信息共享,加强联合演练,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联动协同,确保上下贯通、一体应对,切实提高应急指挥机制的协调性和执行力。

提升基层安全韧性。应急管理面对多样的、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必须具备灵活的处置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以适应突发事件的动态变化。基层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线,是应急管理的最前沿,是各类灾害事故的“第一响应者”。在需要灵活处理紧急情况时,基层往往具有信息、时间等多方面优势。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基层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直接影响应急管理的整体效能。因此,增强应急管理对突发事件的适应性,关键是要夯基础、强基层,提升基层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安全韧性。要扩大基层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自主权、决策权,确保基层能够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快速反应。要配齐配强应急救援力量,优化队伍布局,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动力量下沉、保障下倾。要强化物资保障,在基层重点区域储备必要应急物资,提升应急物资管理水平,确保应急资源充足迅速投送,不断增强基层面对突发事件的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

增强科技创新赋能。现代社会中的突发事件通常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具有跨区域、跨领域等特点。比如,地震、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可能会导致特定地域生产停顿、交通拥堵、通信中断、医疗资源超载等问题,其负面影响还会蔓延到邻近地区,其中可能还伴随着火灾、疫情等具有不确定性的其他灾害事故。在面对这种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时间压力时,必须更加高效、准确、全面地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才能作出科学、精准、及时的应急管理决策,保障多地区、多部门协同应对突发事件。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让科技创新赋能应急管理。比如,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手段,推进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深度融合,提高预警精准度,实现从人防、技防向智防的提升;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分析处理实时数据、历史案例和专家建议,辅助决策者在复杂形势下作出更优更快决策;等等。

推动社会广泛参与。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要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弘扬安全文化,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鼓励群众发现报告风险隐患,并按照规定对其给予奖励,筑起人人懂安全、时时为安全、事事保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思想防线,做实隐患排查治理。推动社会应急力量建设,发挥有关部门、群团组织以及志愿服务组织等作用,发挥属地企业专职救援力量、微型消防站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管理人员、保安员、医务人员等作用。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各方力量储备必要应急物资,形成充足的社会应急储备,确保关键时刻应急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在基层加强以先期处置、转移避险、自救互救等为重点内容的综合演练,以及应对本地区多发灾害事故的专项演练,切实提高群众自救和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管理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分别为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

(责编:胡永秋、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