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8 06:12:38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社 雅加达2月29日电 题:为何从华人庙宇可看中印尼文化交融?
——专访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主席、华人作家袁霓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印度尼西亚由超过1.7万座岛屿组成,其中分布在主要岛屿的华人庙宇有上千间,最古老的有八百多年历史。在华人聚集的雅加达、山口洋、巨港等地方,都有大小几十甚至上百间庙宇。这些华人庙宇是怎么来到印尼的?如何从华人庙宇看中国与印尼文化的交融?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主席、华人作家袁霓近日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讲述印尼华人庙宇背后的故事。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印尼为何有如此多的华人庙宇?
袁霓:在明、清以及民国初年,有大批华侨漂洋过海来到印尼。华侨下南洋时,多是“个体户”。身处陌生的环境,他们需要一种心灵寄托。随着乡亲们越聚越多,当地华侨慢慢就有了联谊乡情、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的意愿,通常就依祖籍地、故乡或宗姓来结社,印尼便有了福建籍、客家籍、广肇籍、永定籍人士所建的祠庙寺庙。有了这些神庙,远居海外的华侨也有了一种精神寄托。因而,立庙安神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华侨的身份后来转变成了华人,但立庙安神的精神和文化内核一直都在。目前,印尼主要岛屿有华人庙宇上千间,几乎所有大的城市都有一两间华人传统庙宇。从分布情况看,这些神庙主要设立在华侨最初上岸的地方,如东爪哇、中爪哇、西爪哇、雅加达、巨港、亚齐、坤甸、山口洋等地。
民众在雅加达班芝兰中国城附近的开漳圣王庙(又称陈氏祖庙)祭拜,该庙已有200多年历史。李志全 摄中新社 记者:这些华人庙宇的功能是什么,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袁霓:印尼华人庙宇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宗教功能,二是社会功能。宗教功能,主要体现在寄托心灵、拜祭祖先、办法事等,包括恭请和尚、道士、斋姑诵经超度。印尼华人每当家中有喜事或丧事,都喜欢到庙里向神明求签,祈神保佑。
民众在雅加达班芝兰中国城附近的开漳圣王庙(又称陈氏祖庙)祭拜,该庙已有200多年历史。李志全 摄华人庙宇每年进行春秋两祭,即清明祭祖与农历七月盂兰节普度。印尼一些较大的寺庙,每年七月十四晚就已经聚集来自四面八方不分种族、不分肤色的贫苦人家,只待七月十五庙门一开,主事人就会把包装好的油、米、糖等送给他们。华人信众相信,在盂兰节施舍给贫苦人家,会得到福报。
华人庙宇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开办学校、作为联谊乡情、议事的场所等。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华人庙宇都建学校,但大部分都设中文补习班,比如在雅加达的百氏总义祠、鲁班庙等,即使在当年禁止华文华语期间,这里仍在开办学校,并设课外班补习华文。主要目的是让弟子学习念经,顺便也让附近的孩子来学中文。有当地伊斯兰习经院也派学生到补习班学中文,然后再教给他们的同学。最早设在印尼寺庙的学校是1787年由华侨雷珍兰在“金德院”开办的义学,称为“明德书院”,经费由华侨组织的公馆捐助,传授四书五经等。
2007年1月3日,隶属印尼丹格朗文德庙下的孔教学校幼儿园的孩子,在华语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华文。王丽南 摄早年,因信息闭塞,印尼华侨华人的左邻右舍、同宗乡亲、故老旧友一般会在佛诞日和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到庙上香,然后聚在一起论时事、话家常,交换家乡信息,庙宇慢慢就变成了一种社交场所。另外,很多悬而未决的事情都会在庙宇定下来,庙宇也成为排解纷争的地方。
在雅加达班芝兰中国城附近的开漳圣王庙(又称陈氏祖庙)。李志全 摄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印尼庙堂功能主要是信仰和心灵的寄托。一些佛堂有高僧、师父讲经和弘法,讲解中华传统文化。庙宇也是不少年轻人聚会交流的场所,比如在这里讨论和决定慈善活动等计划。
中新社 记者:在华文教育中断期间,庙宇如何传承?
袁霓:苏哈托政权于1969年宣布,有六种宗教为官方承认的宗教,其中包括佛教与印尼孔教,并要求每一位印尼国民都要信奉一种宗教。当时印尼所有寺庙需以佛教梵文命名,很多非佛教寺庙便会单独设立佛堂。还有一些寺庙把庙门前挂的牌匾收起来,直到2000年之后才重新挂起来。
在处境最艰难的岁月里,因为有庙宇的存在,印尼华人有了精神寄托之处,一些传统文化也得以保存下来。然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庙宇,由于华人庙主不懂华文华语,虽然至今仍然坚守祖训供奉着代代传下来的神佛,但很多已经说不出到底供奉的是何神何佛。
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融道教、佛教、孔教为一体的庙宇,成为数代离乡离土印尼华人的精神家园。图为雅加达丹格朗市守卫孔庙几十年的老华人为孔子像上香。王丽南 摄中新社 记者:印尼华人庙宇的签诗有何异同?
袁霓:印尼华人庙宇的签诗,主要看所供奉的神祇是哪一尊神。印尼华人庙宇的签诗通常分为“雷雨师一百签”“六十甲子签”“观音一百签”“观音廿八签”“妈祖六十甲子签”“关圣帝君签诗一百签”,以及药王庙的药签有一百二十签和六十签等。这些签诗大多数为古诗文,经过代代相传,长则传了几百年,短则传了几十年。签诗不断复印,有的字迹已模糊,后代庙祝或主持只好临摹,形似而读不出,我们只好根据上下文来猜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华人庙宇文化的一种传承。
中新社 记者:如何从华人庙宇看中国与印尼文化的交融?
袁霓:海外华人最重视香火,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香火不绝。传承之中,华人的文化、风俗等会与当地文化融合。为什么印尼华人庙宇能较好保存下来,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与当地融合。比如,印尼华人庙宇的签诗基本会翻译成印尼文,这是为了适应信众不懂中文的问题,虽然诗词无法完整翻译,但注释可翻译,比如“功名有,迟莫嫌”“求财平,问婚好”等等。
2007年,一种以英语、中文、印尼语三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三语国民学校模式在印尼逐渐兴起,广为华人社会所认可。图为日惹崇德三语国民学校的学生。杨北钊 摄以关圣帝君的签诗为例:第一签(甲甲大吉)“巍巍独步向云间,玉殿千官第一班,富贵荣华天付汝,福如东海寿如山……”印尼文翻译为:No.1(Sangat Baik)Bunyinya:Dengan Tindakan agung dan tetap menuju keatas langit. Diantara sekalian pengawal dalam keraton berkedudukan terutama. Thian kasihkan padamu kekayaan, keagungan dan kemakmuran. Rejeki Ibarat lautan timur, umur sebagai jua jagung……尽管这些翻译不能尽得要领,但其要义无误。通过这些诗签,华文与印尼文达到了理解和交融。也因为有印尼文的翻译,有寺庙主持印尼语的解签,爪哇地区的印尼友族也会到庙里求签诗,通过庙宇去更好地理解华人。
印尼华人庙宇不区分信众,无论是福建人或客家人,无论是不是华人,无论什么肤色,都能自由参拜。为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神佛故事,一些庙宇还设立了印尼文网站。华人庙宇在印尼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与印尼本土文化交流交融的结果。(完)
受访者简介:
袁霓,原名叶丽珍,祖籍中国广东梅县(今梅州市),生于印尼雅加达,第三代华裔。印度尼西亚华文写作者协会总主席、华人作家。从小深受华文文学影响,醉心于文学创作,著有短篇小说集、散文集、中印尼双语诗集等。对印尼的庙宇文化有过专门研究。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