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塞外西湖”乌篷船与红嘴鸥亲密接触记

发布时间:2025-01-07 22:13:57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网 包头10月28日电 题:“塞外西湖”乌篷船与红嘴鸥亲密接触记

   中新网 记者李爱平

  船夫摇着乌篷船离岸,驶入开阔湖面中,忽然,数十只红嘴鸥在船头低飞。此时站在码头上的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颇有意境的一幕。

  进入深秋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南海湿地,随着气温渐次变凉,此前在湖面上“服役”的大多数游船已上岸,乌篷船成为保留不多的旅游设施。但让人没想到的是,稍早前“驾临”此地的红嘴鸥,却让南海湿地再次焕发生机。

图为深秋季节下的南海湿地。  中新网 记者 李爱平 摄

  26日迄今,记者赶赴当地调研时注意到,一群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利用周末休假之际,带着老人孩子一边欣赏浩渺的南海湿地湖水,一边观看乌篷船船头红嘴鸥掠过的影子,不亦乐乎。

  总面积2992公顷的南海湿地,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集城市、黄河、湿地于一体,有“塞外西湖”之美誉。

图为南海湿地上的乌篷船与红嘴鸥。   中新网 记者 李爱平 摄

  南海湿地景区讲解员张明钰介绍,今年夏秋以来,南海湿地日均人流量达到3500人次左右。“尽管这几天游客人数有所减少,但因为红嘴鸥的缘故,还是来了很多打卡的游客。”

  被誉为“塞外西湖”的南海湿地,曾是黄河渡口和码头物资集散地,也是包头地区较早的码头之一。张明钰表示,如今来打卡的游客最主要是想体验这里在“历史变迁中保留下的独特记忆。”

  半个月前,坚持早锻炼的张明钰忽然发现南海湿地一下子来了很多红嘴鸥,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她试着用手心引导这群红嘴鸥,“没想到它们并不怕生,偶尔还敢在手心上停留。”

  包头市东河区湿地管护中心科研监测工作负责人代红亮介绍,近年来,南海湿地通过实施生态修复、水生态治理和湿地修复工程等多个湿地保护恢复项目,已切断4条污染源,清理17个煤场,拆除核心区耕地用房、浮桥路及其相关建筑,实现了保护区核心区违建清零,“这也是南海湿地能在旅游淡季情况下还能再焕生机的秘密。”

  “在生态保护方面,南海湿地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代红亮透露,经过治理,如今,南海湿地面积由几年前的1585公顷增加至2992公顷,湿地鸟类由过去的77种增加到现在的242种,湖泊面积由过去的333公顷增加至713公顷,成为包头市内的万亩湖泊,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改善,被专家誉为包头市的“五库”——碳库、水库、氧库、食品库、基因库。

  “现在南海湿地还被授予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级自然学校、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代红亮说,天气尚不太冷的情况下,一艘乌篷船,一群红嘴鸥,带给当地城市的生态画面,但愿能让外界记忆深刻。

  代红亮同时希望当地先后出版、印刷的《湿地南海》《遗鸥研究与保护》《内蒙古南海子湿地植物》《内蒙古南海子湿地鸟类》等6本图书,能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前提是乌篷船与红嘴鸥能在这里持续保持亲密接触。”

  代红亮更期待的是春天,那时这里不仅有红嘴鸥,还可能出现成群的大天鹅在湿地休憩嬉戏、翩翩起舞、水上滑翔的生动场景。“南海湿地生态变好,希望大家都来见证。”(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