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发布时间:2024-12-15 19:09:43 来源: sp20241215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人民观点)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⑥

  守护好文化主体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巩固好文化主体性,才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坚持走自己的路,自觉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

  有册有典,薪火相传。2023年6月,北京燕山脚下,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掩映在青山茂林之中。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古老典籍,在此“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我们的文化在这里啊!是非常文明的、进步的、先进的。将来传下去,还要传五千年,还不止五千年。”以文铸魂,承载着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珍贵典籍,映照出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汇聚起自信自强、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就要深刻体会到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我们党对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自觉,必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自信才能自强。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强调“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明确“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守护好文化主体性,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

  任何文化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来自这样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这一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巩固好文化主体性,才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坚持走自己的路,自觉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升腾中国气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文化如同岁月珍酿,凝聚大国底蕴。一撇一捺,书写汉字之古韵;一砖一瓦,建起长城之宏伟;一腔一调,唱出国粹之经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知所从来”方能保持定力,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识其所在”才能保持清醒,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明其将往”才能坚定信念,将中华文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大地锦绣河山,滋养了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就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评论部)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