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促进交流互鉴,推动可持续发展——来自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4-11-24 15:16:58 来源: sp20241124

  新华社昆明12月5日电 题:促进交流互鉴,推动可持续发展——来自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许可、邵艺博

  12月5日,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云南昆明开幕。与会各方就媒体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更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迈向现代化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推动文明交流,促进相互理解

  媒体是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促进对话、交流与合作。

  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吸引了全球3000多家媒体关注,报道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引发“全球共振”,证明不同文明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情共鸣。

  新华社总编辑吕岩松说,媒体作为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应当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沟通交往提供平台,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多极世界里,媒体是变革的推动者和促进团结的力量。”西班牙《金融世界报》社长何塞·梅斯齐达认为,媒体准确报道事实真相和在不同文化间架设桥梁的能力,对于应对全球挑战和建设一个更加互联互通、相互理解的世界至关重要。

  巴基斯坦互联新闻社总编辑穆罕默德·阿斯拉姆汗表示,在全球性挑战面前,媒体的报道应当弥合文化差异,营造跨越文化界限的合作精神,增进相互理解。

  今日俄罗斯媒体集团社长德米特里·基谢廖夫认为,倡导文化多元化和开放包容的对话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关系和谐发展。各国媒体应当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可持续发展,拓展现代化路径

  云南是地球生物多样性展示的重要窗口,独特的资源禀赋孕育了无穷的发展活力,向世界展现了云南乃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生动诠释了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理念。

  今年3月,云南推介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邀请更多游客走进云南。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超过210亿次,带动云南旅游人次突破9.2亿,旅游总收入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致辞中分享了云南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他期待媒体朋友深入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给各族人民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深刻变化,给世界发展带来的机遇。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视频致辞中说,展示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故事,可以鼓励个人和社区积极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培养共同的责任感和集体行动意识。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变为现实,各项合作措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推动共建国家实现共同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刘洪建表示,昆明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建设让昆明从偏居一隅的“末梢”走向“前沿”,与全球对话、与世界握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全球发展与安全,也进一步深化了媒体间的合作。”土库曼斯坦东方通讯社社长别克杜尔德·阿曼萨雷耶夫认为,建立信息互联互通的“软联通”尤为重要。今年,东方通讯社加入“一带一路”经济信息共享网络,希望借助世界媒体峰会这一平台,更加深入了解全球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

  拥抱新技术,共迎新挑战

  信息革命对世界传媒业产生深远影响,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云南分会场,全球媒体如何合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革命发展成果及应对其带来的风险挑战是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

  “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和应用新技术,媒体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报道传播力。”保加利亚通讯社社长基里尔·瓦尔切夫认为,媒体机构应该创新新闻采集和传播模式,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老挝巴特寮通讯社副社长西婉赛·西潘卡姆说,新技术催生出新的新闻呈现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媒体记者需要随着技术演进不断提升学习应用能力,提高新闻产品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常启德呼吁各国媒体努力承担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责任。他说,媒体作为公众获取信息的基石,必须带头坚守基于事实的报道。“通过传播准确、及时的信息,建设一个更公正、更可持续的世界是我们的集体责任。”

(责编:贾文婷、崔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