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1:33:39 来源: sp20241105
丝路绵延连山海,与时偕行聚人心。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是“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方。日前,人民网“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国融媒体报道活动实地走访阿根廷、乌拉圭、智利3个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五通”举措及新领域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系列报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的教室里,张贴着用中文写成的《论语》名言。这不仅让远道而来的记者们倍感亲切与惊讶,也是中国与乌拉圭两地民心相通的生动例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近年来,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教育交流、文化合作、民间交往等等,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夯实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
有教无类 教育合作夯实民心根基
据介绍,这所由中国政府援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位于首都蒙得维的亚相对贫困的卡萨巴列区,含学前班和小学部。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有一间“熊猫阅览室”,专门存放中文书籍以及各式来自中国的纪念品,中式剪纸、舞狮道具、熊猫贴画……放眼望去,充满着中国风情的元素随处可见。
见证了中国援建小学全过程的前校长秘书卢汉·梅洛向记者展示“熊猫阅览室”的中国风情纪念品。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已在这里工作12年的校长秘书安娜·维达尔表示,学校始终致力于推动当地社区与中国开展文化交流,“在低年级课程中,我们开始教给孩子们蚕从哪里来,并将丝绸加工的知识和相关中国文化逐渐延伸至六年级的课程中。”
每当学校举行正式活动时,蓝白相间的乌拉圭国旗与中国五星红旗会在这里一同冉冉升起。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民心相通工程增进了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让‘东方人’和‘东岸人’的心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中国驻乌拉圭大使黄亚中说。
教育作为各国人文交流的载体,为共建“一带一路”谱写着新的篇章。随着海外“中文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选择到孔子学院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目前,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共开设逾40家孔子学院,对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的认知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中,智利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成立14年以来,累计教授学生一万多名,为智利社会培养了大批中文人才,成为了天主教大学一张亮丽的“名片”和中智两国文化交流互鉴的中心。中国驻智利大使牛清报表示,中国设立孔院既是向更多国家民众介绍中华语言文化,也是不同文明交流碰撞、互学互鉴的平台。
“每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都是很棒的使者。他们向我们介绍中国的文化,也能与本地的学生打成一片。”智利天主教大学副校长莉莉安·费雷尔表示,希望能在未来与中国高等学府在学生交流、联合研究等方面加强合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2年,西藏珠峰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根廷萨尔塔省设立“中文工坊”,对社区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地方足球俱乐部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社区的长远发展,是“中文+职业技能”在南美洲地区的重要探索和教育实践。“学员们不仅有很好的中文老师,还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受到当地社区的一致好评。”萨尔塔省社区工作专家莫伊拉说。
社区工作专家莫伊拉(后排右二)向“中文工坊”第二期培训班部分结业学员颁发由萨尔塔省教育部签发的结业证书。人民网记者 吴思萱摄
学员的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均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的老师与学生在交流中会碰到很大困难。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中文工坊”培训班共有60多名学员结业,结业率超66%。学员们纷纷表示,十分期待未来“中文工坊”的课程和更多的文化互动活动。正如学员比奥莱塔在被授予结业证书后所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往来、互学互鉴,使人幸福。”
相得益彰 文化交流搭建互动之桥
智利画家何塞·万徒勒里与诗人艾青、萧三和画家齐白石在工作室谈笑风生,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与中国青年深入交流……10月14日至24日,在中国美术馆的“中国记忆——智利画家何塞·万徒勒里摄影及速写展”中,40余件摄影及速写向观众展示了中智两国友好往来的时代记忆与文化互通。“凝固的精彩瞬间记录着昔日的点滴与情谊,张张笑脸与日常生活图景一一呈现,使人与人跨越国别而心灵相通。”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与中国青年在一起(资料图片)。中国美术馆供图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作为促进中国和拉美之间相互了解、连接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关系的重要纽带,更是构建中国和拉美关系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积极因素。近年来,中拉文化交流渐入佳境,多维度、多渠道地融入当地老百姓之中,百花齐放的人文合作和频繁往来的文化交流使得民心相通日益深入,共建“一带一路”拥有了更加深厚的土壤——
武术、中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广受欢迎。第十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22年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从业者表示,当地民众对中医药越来越了解,患者求助中医药的情况逐渐增多。2023年9月,第四届阿根廷武术锦标赛“国武杯”成功举办,吸引了来自阿根廷15个省份的500余名运动员参加。“我希望通过武术,能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开辟一条新的渠道。”阿根廷武术俱乐部协会副会长陈敏说。
阿根廷武术俱乐部协会副会长陈敏正在教学。人民网记者 张若涵摄
文物交流、考古合作迈出新步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洪都拉斯科潘遗址是玛雅文明最重要的核心城邦之一,2015年起中国与当地考古学家合作对遗址东北部贵族居住区8N-11号院落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和陶器、玉器等遗物,对整个院落的布局有了更清楚的了解。今年6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秘鲁共和国14家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大型引进展览“消失的文明——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幕,168件(组)来自秘鲁的精美文物让中国观众深入了解古安第斯文明。
洪都拉斯科潘遗址考古发掘资料照片。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文学成为相互欣赏、相互启迪、相互鼓舞的美丽纽带。拉美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成为中国读者文学记忆中的醒目标签。2022年4月,中国—拉美国家文学论坛举办。来自中国、智利、阿根廷、墨西哥、哥伦比亚的作家们围绕“创作之源”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进行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是中外作家们的创作共识。中国作家西川表示,只有深入自己的生活,充分了解他者的文化,敞开自己,接受各种刺激,才能以文学的方式发现更多新鲜未知的存在。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与拉丁美洲在相互尊重和欣赏彼此文化的基础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定会为中国和拉美友好合作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展望未来,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重视“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和拉美两块富饶的土地必将更加紧密地联通起来,跨越太平洋的友好合作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人文力量。
相关阅读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中拉交通合作驶上“快车道”
得“天”独厚 中拉共绘农业合作新画卷
清洁能源万里行 中拉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责编:罗知之、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