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8:03:59 来源: sp20241115
汇聚起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复兴伟力
《求是》杂志编辑部
人民政协,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就人民政协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凝结着对新时代人民政协使命任务、工作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一文,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月至2023年6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文章等重要文献,共计21段论述。这篇重要文章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现实性、指导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认真学习贯彻这篇重要文章精神,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创造
2019年9月20日上午,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党中央召开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
以党中央名义召开政协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人民政协历史上是第一次。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肯定成绩、总结经验、鼓舞人心。
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摄
“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凝练的语言,对人民政协的历史演进、地位作用作出深刻阐述。
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先后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1948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的响应。
1949年9月21日,新中国成立前夕。600多位来自全国各方面的代表怀着对光明未来和美好制度的无限憧憬,冲破重重阻挠齐集北平,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经历了漫漫长夜,经历了无数先辈前赴后继、上下求索,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豪迈地宣告:“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政协全国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形式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为推进新中国各项建设贡献了力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主题、职能,推动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中国政协文史馆,一处“五老火锅宴”的场景,还原了人民政协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1979年1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火锅热气腾腾。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邓小平同志与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等五位工商界人士围坐一桌,就工商业者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展开深入讨论。红红炉火,温暖了工商业者的心,也在我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精彩印记。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推进人民政协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等重要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就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新时代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要求:一是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二是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三是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四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五是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六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七是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这些新要求,全面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政协工作的宝贵经验,明确了人民政协履职的原则要求和着力重点。特别是把“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作为第一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和魂,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必须全面、系统、不折不扣地贯穿到人民政协和政协机关全部工作之中。
“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指引下,人民政协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紧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深入协商议政,创新方式载体提升政协协商质量,把握性质定位开展协商式监督,健全工作制度提高政协协商规范化水平,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心聚力,开拓了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征程上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毫不动摇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
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好制度
“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2024年2月7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甲辰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佳节。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提高政党协商质量,不断健全议政建言机制,有序开展民主监督,拓展发挥优势作用的平台载体,着力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的。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结果都失败了。
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深刻总结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同和衷共济、安危与共的各民主党派一起,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近代以后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的:“‘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2018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参加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阐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深刻揭示了我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党制度与西方多党制、两党制的本质区别,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新”和“三个有效避免”。《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这篇重要文章收录了这段重要论述:
“新就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新就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2023年4月18日,全国无党派人士考察团来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上海新天地开放式街区考察夜经济。 新华社记者 王翔/摄
“新就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纳入党的基本方略,大力推进多党合作理论、政策和实践创新,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明确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为参政党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发布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提升了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等等。这些重要思想和部署,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指引我国新型政党制度顺应新时代,取得新发展,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彰显出独特优势。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方向明确,是行稳致远的好制度。中国共产党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履行职能、积极发挥作用;各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履职水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运转良好,是系统完备的好制度。围绕做好政治协商工作、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等问题,党中央研究制定专门的党内法规和多部重要文件。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谐稳定,是凝聚共识的好制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惧风险挑战,始终团结奋斗,合力画出最大同心圆。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集智聚力,是独具魅力的好制度。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职责,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彰显了特色优势,贡献了智慧力量。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在新征程上焕发更加旺盛的生机活力。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它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
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在《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我们党领导协商民主的历史渊源、独特优势、重要作用,指明了人民政协在协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出明确要求。
2023年6月2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政协工委在墟沟街道桃园社区举行“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 人民图片 朱华南/摄
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事实充分证明,协商民主丰富了人类民主的实现形式,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完善协商民主体系,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协商民主的基本观点和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了协商民主在我国政治领域的基本定性、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现路径、着力重点,为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这篇重要文章,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这是着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必须持之以恒抓好贯彻落实。
“人民政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必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75年前,在新中国的曙光喷薄而出之际,中国共产党顺应大势、团结各方,开启了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广泛汇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