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9:12:36 来源: sp20250101
“已到本村边界,本次巡查结束,巡查距离3公里,巡查耕地600亩,辛苦啦。”常振根的手机上,跳出一条提示信息。
作为河南省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村委会委员、村级“田长”,常振根每天要巡查全村约1/3的耕地,3天就能将全部耕地巡查一遍。
“这个‘河南一网两长制’APP用上了北斗导航,能精确规划巡查路线。”轻点手机,常振根边展示边说,“一旦发现乱挖、私占耕地等违法行为,通过它上传照片,相关部门就会第一时间派人制止、查处。”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邓州市耕地面积达247万亩,多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在30亿斤左右。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责任、全面覆盖、职责到人”的原则,全市设置市、乡(镇)、村三级“田长”663人、网格员623人,让每块耕地都有人管护。
“对耕地保护,我们一级抓一级,全面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的耕地保护责任。”邓州市委书记邓俊峰表示。
科技赋能,让常振根的巡查工作省了不少气力。路过村里的移动通信铁塔,他停下脚来,指指塔尖说:“那个摄像头是高清的,全村耕地尽收眼底。”
邓州市依托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和“天眼”系统,与划片保护的“田长制”相结合,构建了天上有卫星、空中有探头、地上有“田长”的全方位立体巡查新格局,实现了对全市耕地的全天候、无死角全覆盖。
“对于巡查发现的违法行为,12小时内就有人管,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邓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督科科长齐峰介绍。
保护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
走进位于李洼村的邓州市智慧农业中心,刻有“砂姜黑土改良实验室”几个字的牌子映入眼帘。“砂姜黑土具有易旱易涝、土壤耕性差、肥力低等特点,是典型的中低产田。”邓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高敬伟拿起土壤样本瓶介绍,邓州有砂姜黑土田121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近一半。
近年来,农技推广中心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砂姜黑土改良研究,总结形成机械深耕、轮作倒茬、使用有机肥等一系列技术。“经过改良的砂姜黑土有机质含量提高10%以上,亩均粮食产量提高约200斤。随着改良技术逐步推广到全市,每年可增产粮食2亿斤以上,增加经济效益3.6亿元。”技术推广的前景,令高敬伟欣喜不已。
邓州市还把砂姜黑土改良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起来,2011年以来累计投资近3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约180万亩,着重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改善道路、排水灌溉系统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保障耕地用于种植基本农作物管理体系。“稳步扩大土地流转规模,保证流转关系长期稳定,也有助于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耕地保护意识和种植基本农作物的积极性。”邓俊峰介绍,目前,邓州市耕地流转面积达120万亩以上,通过“小田并大田”、引导种植户优化调整生产方式,在原有耕地基础上已扩大种植面积上万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02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